铁路春运的“冰点”与“热点”
铁路一年一度的开春大戏即将落下帷幕。当尘归尘、土归土,一切行将尘埃落定之际,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天,铁路的变化着实让人欣喜,但春运的老大难也实在让人纠结。两种情感的交相呼应,内里暗涌的是铁路春运“冰点”与“热点”的对峙。
买票是“冰点”,售票是“热点”。
一票难求,长期以来就是社会诟病、铁路春运的切入点。
想回家,没有票,成为民众最为愁苦的事情。今年,铁路为解“买票难”的症结,接连采取了两项大动作,全面推行了网络售票和实名制购票。一时售票的多样化成为了民众的关注,“便捷购票、人人有票”成为民众的全新寄望。
然而期待的目光总是不容许掺进半粒沙子,当网络的“龟速”、“刷新500次才能买一张票”等问题直指新的售票方式,买票的难度又一次的冰封冻结。
运力是“冰点”,客流是“热点”。
春运难的本质原因就在于铁路应付密集骤增的客流,运力的单薄只能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慨。
尽管近年来铁路大打“建设牌”,提出“八纵八横”的畅通路网规划,但铁路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及民众对春节这一传统情结的回归热度。节节攀升的客流就成为每年开春不能不说的话题,今年31.58亿人次的数字再一次刷新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舆论是“冰点”,服务是“热点”。
随性吐槽一直是民众看待铁路的共性表现。因着买票难,铁路仿佛一难万般错,稍有动作,舆论就穷追猛打。无可奈何,坐上国民大众化交通工具首把“交椅”,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一入江湖,身不由己。
对待民意,铁路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自我奋发,于今年华丽转身,主动用服务“四两拨千斤”,通过贴心、暖心等亲情般的服务之举,解开长期以往打在民众心里的结,激荡成旅客内心的一股热流。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话道出了民众对春运能回家的渴望,也流露出社会民众对铁路春运的期望值。透过“冰点”与“热点”,我们在感受铁路春运的变与不变时,也清楚地认知到要解春运难,就要努力在这些对峙的“冰点”与“热点”间找到平衡,只有这样,春运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