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糕是老北京的名小吃。
若追溯它的起源,皇帝的年代就有了,是典型的宫廷小点,与豌豆黄齐名。其实芸豆糕原本属于老北京的民间小吃。盛行于街头巷尾。据说通常是有小贩背一圆木桶,上蒙白布,内装白芸豆泥,可做成带馅的小饼和苹果,亦可这样用云豆泥包上馅料,大多是红豆沙或山楂糕,揉成团,逐个摁在月饼模子里,然后磕出。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芸豆糕色泽雪白,质地柔软,吃在嘴里香甜爽口,软而不腻。后来据说是因为慈禧听到大街上的叫卖声,引入宫中,一吃则欲罢不能。于是把此人留在宫中,芸豆糕变成了慈禧的御用甜点。
制法:
白芸豆提前泡一晚上,剥去芸豆皮
锅中放水,倒入剥好皮的芸豆(水与豆的比例3:1),煮到豆子变的很绵软
煮好的豆子放凉后,放入搅拌机打成细腻的泥
锅中放油,加白糖,倒入豆沙泥
要不停的搅拌,直到水分差不多收干,成粘稠状,关火
绿豆煮开花,放搅拌机打成泥
锅中放少量油,放入冰糖,倒入绿豆沙,不停的翻炒到粘稠
把放凉的白豆沙河绿豆沙分成30克和20克(我的月饼模是50克的),白豆沙包绿豆沙,也可以绿豆沙包白豆沙
包好,收口,团成圆形
放入提前刷油的月饼模内,按平,压出即可
芸豆糕与豌豆黄,艾窝窝一样,通常是清明时节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