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现今墨西哥尤卡坦(Yucatan)半岛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种植烟草的民族。之后南美洲,北美洲才开始烟草的种植。最早种植烟草或抽烟草的民族已无从追溯,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人一直要到1492年哥伦布航海之旅发现新大陆后,才知道有烟草的存在。
“中国雪茄之乡”什邡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60公里,幅员面积86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1.5万亩。什邡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9℃至16.1℃,年均日照1247小时至1254小时。无霜期长达277天至284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其中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9%。土壤属紫色土类型,种烟区多为新冲积油砂壤土,土壤肥力较高,矿物质营养元素丰富,非常有利于什邡雪茄原料晒烟种植。
什邡晒烟种植始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品种主要有柳烟、毛烟、杂交品种烟等。由于其色泽红亮,脉细绵软,烟味淡雅,口感柔顺,品味醇香,品质上乘,清光绪年间,被誉为宫廷贡品。1983年什邡被国家列为名晒烟生产县,享有“川西明珠,名晒烟之乡”的美誉,白毛晒烟被列为国家二类农副产品。
什邡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什邡烟产业的发展,将雪茄烟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1995年起,按照“市场导向、主攻质量、调整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发展思路,把加强产销衔接,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进香烟料、白肋烟、晒黄烟等国内外优质新品种,与什邡烟厂合作建立烟叶基地,开发选育适合我市土壤、气侯特点并具有优良品质的雪茄原料品种,并逐步推广。
在生产技术方面,什邡市烟草公司专门成立了科研所,负责全市雪茄烟叶原料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普及,全面提高雪茄烟叶原料的质量和产量。在烟叶调制方面,大力宣传新的调制方法,改进加工技术,逐步改过去传统的绳索晾晒为平摊晾晒,改“把烟”为“平摊烟”。
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什邡烟厂为龙头,直接与农户签订订单(订面积、订质量、订价格),企业负责雪茄烟叶原料的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后销售。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我市雪茄烟叶原料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烟农增收和雪茄烟叶原料生产基地的不断发展。
2007年,全市种植晒烟面积达5.3万亩,产量达1.2万余吨,烟农种植晒烟亩平均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全市78%的村都种植了雪茄原料烟,实现收入达1.6亿元,占什邡市全部种植业产值的25%,仅此一项,就为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460余元。雪茄烟产业已成为什邡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什邡雪茄烟加工业从清光绪二十五年开始兴起,以后逐步发展壮大。什邡烟厂以什邡晒烟为原料,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继承、创新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的雪茄烟制作工艺技术和方法,如“新烟叶快速发酵法”、“加料发酵法”、“糊米液制作工艺技术”、“快速工艺处理工艺技术”、“适度化加工特色工艺技术”、“递叠反转层式卷制工艺技术”等,使什邡雪茄烟的质量有了新的飞跃,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馥郁清雅、吃味醇厚、余味尚舒等特色的雪茄烟风格。上个世纪中叶的1964年开始至1976年,什邡烟厂一直为毛泽东、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卷制“特供雪茄”。这段历史被称为“132秘史”。
1986年邓小平访问尼泊尔时还将什邡雪茄作为国礼相赠。什邡烟厂生产的“长城”、“工字”、“狮牌”雪茄,广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埃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长城”雪茄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荣获“大马士革”国际金奖、“巴拿马”银奖,2005年度被评为“中国雪茄最具影响力品牌”,“工字”雪茄也曾荣获全国骨干畅销产品称号,2006年“狮牌”雪茄系列中的“狮(银)”和长城雪茄系列中的“ 长城132”包装荣获全国金奖。从小到大,现已成为中国定点生产雪茄烟的四家企业之一,2007年生产销售雪茄烟4亿支,占全国四家雪茄烟生产企业生产总量的85%,产值位居全国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什邡雪茄已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
以上就是夏茂晒烟的详细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特产,也可在我们114票务网上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