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古代宫廷都聘请苏州玉工为皇室琢造各种玉器。“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目前,苏州玉雕正在继承这一优良传统,重新焕发出青春。除了上述工艺品之外,其他如民族乐器、金银细工、红木器物、国画颜料、字画装裱,也都是著名的苏州工艺品。
苏州玉雕是古老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明、清时代--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
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1] 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玉雕苏州传统的工艺,古代宫廷都聘请苏州玉工为皇室琢造各种玉器。“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
苏州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堰古文化遣址的中上层,都发现经过琢磨的玉璜、玉伏文物,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玉器。 苏州历史上玉工巧匠辈出。明代有贺四、刘谂、陆子刚等人, 苏州成为全国手工业最早发端的城市之一,“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璜、像生、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其曰鬼工者,以显微镜烛之,方施刀错。其曰水盘者,以砂水涤滤,泯其痕迹,凡金银、琉璃、绮、铭、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概之日‘苏作’。”手工业的空前繁荣将苏州制玉推上了高峰,技艺精湛,名人辈出,形成了鲜明的“苏作”地域特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翘楚, 玉雕技艺更是闻名大江南北。
苏州工匠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巧”是构思奇巧,特别是巧色巧雕尤其令人叫绝;“灵”是灵气,作者有灵气,作品有灵魂;“精”是一刀一琢皆精致细到。由于近现代以来玉雕工具的不断改进,更为玉雕的精工细作创造了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条件,因此无论圆雕、平雕,都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特别是苏州的薄胎器皿件,充分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其更加华美而精巧,成为“苏作”细作工艺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