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的雕刻艺术相当精湛的,石雕、木雕、骨雕工艺均有民族特色。蒙古族术是蒙古族民族性和民俗性融聚的代表 。雕刻作为装饰艺术,多种多样,自建筑物如梁、柱、楹、楣、门窗至日用器皿如杯、盒(银或木)供器等,无不施以雕 ,以为装饰。有的线条豪放,造型优美,有的工艺细致,剔透玲珑。尤其善于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雕刻成既美观又适用的器物 、用具。如将羊角雕刻镶嵌成杯子,将桦树皮制作成各种器皿。还在木器和乐器上刻出造型优美,色彩鲜丽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民族的雕塑艺术逐渐融进了中外雕塑艺术家的精湛技术,把雕塑艺术推向新的境界,这一点在元代表现得尤为显著。史书记载,元代因崇尚喇嘛教,密宗的雕塑艺术一度行于元朝,形成为当时社会风行一时的雕塑风格。如敦煌石窟中的安西愉林窟,居庸关过街塔的浮雕,都代表元朝密宗雕塑艺术的风格。元世祖时,尼泊尔人阿尼哥入仕元廷,他擅长于画塑,又铸金人为像,大都和上都的寺观中神像,多出其手。刘元曾从阿尼哥学塑西天梵像,人称绝艺。他们的作品都以腰细,头髻高为其特征。“皇帝的宝座用象牙制成,雕刻得异常梢巧”。
从蒙古汗国到元代,当时的哈刺和林、上都、大都等可以看到雄伟的建筑群和雕刻艺术。而到明清时期雕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五塔寺就是一座雕刻的艺术品。雕刻有狮子、象、四大天王、法轮,塔后有“天文图”均有很高的术价值。内蒙古的巴林石和巴林石雕是蒙古人喜欢的艺术品,用开采来的石头雕刻成烟嘴、酒具、茶具等。
蒙古族的木雕艺术也很悠久。在成吉思汗时期已婚妇女头戴的固姑帽用树枝和桦树皮制作,萨满教所供奉偶像也用木雕。蒙古艺人使用的马头琴以及下棋用的棋子都可视为雕刻艺术。总之,蒙古族的雕刻融草原的传统方法与外来风格于一体。作品生动、质朴,表现出蒙古民族特有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