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 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吃狗肉热, 加之沛县的鼋汁狗肉是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樊哙所创,古今中外名扬。 沛县肉狗又叫樊氏狗肉,亦名鼋汁狗肉,俗名沛县狗肉。煮好上市的狗肉呈棕红色,色泽鲜亮,气味浓香,味道鲜美,入口韧而不挺,烂而不腻,既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助消化的药用功能。沛县狗肉和外地的相比,有着独具一格的色、香、味,历代名人,如北周庾信、南宋文天祥、明武宗朱厚照等过沛,皆以品尝“狗肉佐美酒”为乐事。其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世佳话呢。 相传秦末时,樊哙以屠狗为主。刘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头不宽裕时,常拖欠樊哙的狗肉钱。樊哙为免受赊欠之苦,渡河另徙它处。不料刘邦得一大鼋相助,也渡河追踪而至。樊哙知原委后大怒,跑到河边,将那大鼋捉来杀了,与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烂熟后,鲜香十倍于初时。鼋汁狗肉由此得名。 “鼋汁狗肉”是江苏省徐州市名食,它既可切成冷盘佐酒,又可上大席。不仅如此,他还是历史名菜,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原来刘邦为徐州沛县人氏,那里狗肉铺到处都是,人们相信吃狗肉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暖腰膝、壮气力、治五劳七伤等好处。隆冬季节,一碗狗肉下肚,顿觉周身暖烘烘的。所以吃狗肉的最佳时令为冬季。据说沛县的和集镇,日销狗肉达五六百斤呢。 沛县肉狗具有典型的肉用狗的体貌特征。体躯粗长,背部宽平,四肢粗壮,肌肉丰满,胸部宽深,臀部宽而肌肉丰厚。头中等大小,额宽,鼻镜黑色、湿润。尾长直稍弯曲。有长毛、中毛、短毛三种。沛县肉狗生产性能稳定,按其毛色可分为四个品系,即“苏北黑”、“苏北青”、“苏北红”、“苏北黄”。成年母狗身高65——75厘米,体重35——40千克,成年公狗身高75——85厘米,体重40——60千克。 沛县狗肉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江苏省沛县龙固、大屯、杨屯、沛城、胡寨、魏庙、五段、张庄、张寨、敬安、河口、栖山、鹿楼、安国、朱寨、新城区、能源开发区等17个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1′-117°09′,北纬34°28′-34°59′。 主辅用料 净狗肉1250克,甲鱼1只650克,绍酒75克,精盐15克,姜片30克,花椒15粒,酱油、葱白各50克,白糖10克,味糖2克,元茴5克,硝水25克。 制作技法 1.狗肉洗净切3厘米方块,放盆中,加盐10克、绍酒25克、姜片10克、葱白15克、硝水拌匀后腌2小时,用清水泡1小时,再入沸水锅中焯水洗净。 2.狗肉放入砂锅中,底垫竹箅,加清水、绍酒50克、酱油、盐5克、白糖、葱白35克、姜片20克,并把元茴、花椒用纱布包好,上火烧沸撇去沫,加盖用中火烧至狗肉八成烂。 3.甲鱼宰杀去血,入热水锅中烫将背壳取下,刮去黑膜,去壳及内脏,洗净切成3厘米的块,入沸水锅中出水,再用清水洗净,放入砂锅中。把甲鱼蛋煮熟去壳,围在甲鱼四周,甲鱼壳盖在肉上,加盖同狗肉一起炖至酥烂,除去葱姜、元茴、花椒包,加入味精即成。 在爱狗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因此爱狗人士认为养殖肉狗需要背负伦理道德考验,社会思潮的潮流正在兴起抵制狗肉,肉狗这一产业能否兴起或者市场能否占有,有待考证,中国社会正在进入爱狗人士数量增长时期,有关部门也在为不饲养肉狗因此让家狗被盗头疼,故而推进中国肉业分类标准化,是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