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隶属于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信息中心。位于宁夏北部,是因煤而立、因工而兴的老工业城市,是宁夏工业重镇石嘴山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
大武口区成立于1973年6月,辖2个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12个行政村和51个社区。区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29.36万人。2013年,大武口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53亿元。
历史沿革
大武口,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初至明朝时期,区境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属地。
大武口,明代被称为“打硙口”,指今大武口沟,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
“打硙口”,最早见于明弘治《宁夏新志》。到清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3年7月)的文献中,首次出现“达武口”地名。后来又出现过“大硙口”。在此后的文献资料中,“打硙口”、“达武口”等名称混用。
清代,属宁夏府平罗县。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前,平罗县在贺兰山东麓沿山地区增设四堡,其中有“打硙口堡”(今大武口乡),为全县66堡之一。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打硙口堡已有居民96户,385人。
民国初,沿清制。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4月),平罗县将打硙口堡设为县第四乡。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宁夏建设厅厅长李翰园赴
贺兰山清水沟光华陶瓷厂“视察”,途经大武口村(现大武口乡)时,将该村的“打硙口学堂”改为大武口学堂,并解释“大武口”为武士们曾经在这里打过仗之意。从此,“大武口”这个名称被作为正式地名开始使用。
1949年9月25日,大武口解放,区境仍属平罗县。
1950年5月,大武口为平罗县第二区(今平罗崇岗乡)一乡。
1956年2月,五区一乡成立新联(今大武口乡)、潮湖、简泉三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年7月,平罗县进行撤区并乡工作,将五区一乡改设为大武口乡,成为县直属乡。
1958年9月,全国掀起了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大武口乡撤销乡建制,将新联、潮湖、简泉三个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划归平罗县崇岗人民公社领导。
1960年7月,宁夏自治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在石炭井设镇时,曾借用“大武口”这个名称,称“大武口镇”。
1961年5月30日,大武口成立人民公社时,取名“大武口人民公社”。
1963年6月11日,区境由平罗县划归石嘴山市领导。建成区(市区)在沙丘起伏的沙漠,俗称“明沙梁子”。
1966年5月,在大武口公社设办事处。
1968年9月19日,成立大武口镇政府。
1970年10月23日,石炭井地区从大武口镇划出。
1972年2月23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银北地区(辖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贺兰县、陶乐县)。
1973年6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决定将大武口镇升格为区。7月10日,召开大武口区成立大会。
1973年8月10日—1974年4月6日,大武口区曾一度改由银北地区直辖,后因没有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复交石嘴山市领导。
1975年11月23日,银北地区撤销,石嘴山市(辖平罗县、陶乐县)机关由石嘴山区迁入大武口区。自此,大武口逐渐成为石嘴山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体育、交通邮电、卫生中心。
1975年12月5日—1981年3月26日,大武口区曾改称“石嘴山市一区”,正式确立了县级区建制,后经地名普查又恢复现名。
1973年6月18日,成立大武口区时,均以“大武口”命名。
1975年12月5日起,曾一度将“大武口区”改为“石嘴山市一区”。
1981年3月26日,通过地名普查,“大武口区”名恢复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大武口区成立于1973年6月,辖2个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12个行政村和47个社区。其中,2个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为: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长兴街道,锦林街道;星海镇,隆湖经济开发区。
2012年,将全区47个社区调整为51个。
位置境域
大武口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北纬38°53″-39°5″,东径106°20″-106°30″,南以西汝公路为界,北邻简泉农场场部,东以三二支沟为界,西与贺兰山接壤。区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877平方公里,是石嘴山市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机构所在地。
地质
大武口区位于贺兰山东麓沿山地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
按地貌成因和地形特征,可分为洪积扇、风沙地、湖泊和湖泊洼地。
洪积扇是由贺兰山汝箕沟、鬼头沟、武当庙沟及大武口沟口等所形成的洪积扇组成,海拔1108-1148米,总面积约为112200亩。洪积扇上部多为砾石堆积,有效土层薄,植被稀疏,产草量低,地面坡降较大;洪积扇中部坡降较缓,有一定的有效土层,有效土层较厚的区域,如长胜、潮湖、原矿务局所属农场,多已垦为农、林用地,有效土层薄的地区仍为天然草地和荒地;洪积扇末端即扇缘一带,地面平坦,土层深厚,第二农场渠西侧有灌溉条件的土地多为农田。
风沙地是在分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按其移动的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浮沙地。风沙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中下部,第二农场北侧,面积约31000亩。基本为荒地。
低洼地主要是指隆湖开发区的碟型洼地和第二农场渠两侧的湖泊洼地,总面积约为67230亩。由于四周高,中间低洼,自然比降为1﹕5700,自然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非灌溉季节,地下水埋深在1米左右。土壤盐渍化重,表层土壤(0-20厘米)盐分含量大于3克每千克。
湖泊水面主要为星海湖和渔池,面积为50300亩,主要功能是防洪蓄洪、生态景观与水产养殖。
气候
大武口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气候特征,据大武口气象站历年的资料,本地区主要气候要素有以下特点:
光能资源丰富、太阳年辐射量平均为3850-6036兆焦耳/平方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00-3100小时;热量丰富,≥0℃积温年平均为3670-4177℃,≥10℃积温年平均为3268-3630℃,对农业生产有利。
大武口地区干旱少雨,近十年平均降水量为199.6毫米,降水量在一年中的分配不均匀,雨季(7、8、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6%,旱季(12、1、2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15%,雨季降水量为旱季降水量的66倍左右。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为2203.7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11倍。大气相对湿度低,年平均仅为50%左右,干燥度大于4。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多年平均气温为9.4℃,一年中以一月份的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5℃,以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0℃。极端最低温为-22.7℃,极端最高温为37.1℃。气温年较差平均为12.2℃-14.0℃,比引黄灌区内部要高,十分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无霜期短,多年平均为139-170天,比引黄灌区内部短。
大武口地区地处贺兰山东麓,暴雨山洪多发生在7、8月份降雨集中季节,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天气每年一遇,日降雨量≥50毫米的暴雨天气,每三年一遇,最大日降水量132.9毫米,每遇大雨、暴雨,即引起山洪发生。
大于八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每年有22天,最多达56天,最大风力达十二级,大风多出现在3-5月干旱最为严重的季节,因此,常伴有沙尘暴出现,年均沙尘暴日数为11天左右。
本地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晚霜冻,当晚霜冻出现在四月底五月初时对经济林、露地菜的危害较大。冰雹危害常在6-8月份,对农业影响较大。
土壤
大武口区平原土壤分为淡灰钙土、新积土、风沙土、盐土、潮土及石质土等类型,其中新积土面积最大,为55387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9.6%,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中下部;其次为淡灰钙土,为19725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7.7%,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上部及中部;风沙土和潮土面积也较大,分别为15975亩和14962亩,集中分布在大武口区东南部第二农场渠两侧及隆湖开发区;盐土30105亩,主要分布在隆湖开发区及湖泊边缘;石质土面积较小,为4050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各沟口。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止2013年,石嘴山市贺兰山东麓综合可利用水资源为7734万立方米,大武口区内也有一定储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
地表水
地表水资源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大气降水
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本地区年均降水不足200毫米,且降水量在全年内分配极不均,季节变化比年际间变化大,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贺兰山麓是大武口区重要的水源地,降水量较大,年均降水量高达430毫米,加之有一定的水源涵养功能,其大气降水被截留为山泉水,大武口区有山泉上百眼,流量较大,水质好,灌溉农田万余亩,直接利用率低,约为30%,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第二农场渠是大武口的主要引黄灌溉干渠,年均引水量1.45亿立方米,在境内长约14.8公里,是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
地下水
石嘴山市贺兰山东麓地下水资源储量年均为0.63亿立方米,大武口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已打灌溉机井62眼,人畜饮水井3眼,其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矿藏资源
大武口区背靠贺兰山百里矿区,截止2013年探明煤炭储量23.61亿吨,年产量1000万吨。享誉世界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被誉为“太西乌金”。硅石、白云岩、铁矿石等分布广、储量足,其中硅石储量达4.3亿吨,是硅系列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
人口民族
截止2013年,大武口区总人口29.3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5.0万人,占总人口的87.2%;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23个民族居住,其中汉族人口占88.8%,回族人口占8.9%。
经济概况
综述
2006~2010年,大武口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
5.8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8.46亿元,年均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0.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2.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三次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4.3%、15.1%和1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8564元增加到2010年的45553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0.93亿元达到2010年的3.38亿元,年均增长33.9%。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5∶65.4∶33.1调整为2010年的0.7∶64.3∶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1年大武口区设立蔬菜直销店63个,平价蔬菜供应低于市场价格10%以上。日光温室年产蔬菜1.6万吨,实现收入3800万元;“龙泉花卉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预计年产鲜花200万支,实现产值80万元;2000亩螃蟹养殖等“适水”产业实现收入920万元。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产业
2011年大武口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27%;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15%。2011年确定的69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1%。中色东方年产1.2万吨太阳能硅片切割线等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建成投产。地产开发稳步发展,恒大绿洲、星海时代花苑等19个房地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4亿元,建筑面积达31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1年大武口区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收入8400万元,分别增长8%和15%。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物流快递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立了石银村镇银行和6家小额贷款公司。居民消费持续扩大,服装、食品等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供销两旺;1.9万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达4970万元,发放补贴5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