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Deyang)是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德阳市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也是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德阳于1983年建市,现辖旌阳区、中江县和罗江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2万 。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德阳市生产了全国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也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德阳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其境内拥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其还是中国唯一的“联合国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函安(1983)156号文批复:"同意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三个公社。"1984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德阳市市中区的请示》:"同意撤销德阳县建制,将德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德阳市;德阳市设立市中区。1996年8月3日,撤销德阳市市中区建立旌阳区和罗江县。
行政区划编辑德阳市下辖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1区2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3市。德阳市人民政府驻旌阳区长江西路一段37号。
德阳交通便利,距离成都41km,G5(京昆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遂德阿高速公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第三绕城高速、成绵高速公路复线、国道G108贯穿境内,在建天星大道,金旌大道,旌江大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成都的联系。在建的德阿公路将在几年后改变德阳与阿坝接壤却路不通的局面,从而打通通往龙门山地震带的生命通道。新近规划的德遂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打通通向东西向的“血脉”,进一步改善德阳的交通环境。
铁路
宝成铁路纵贯市域南北,成绵乐城际铁路在此设有德阳站、广汉北站和罗江东站。
航空
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余公里,北距绵阳南郊机场约45公里,航空优势明显。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德阳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103°45′-105°15′北纬30°31′-31°42′之间。南靠成都,北接绵阳,东壤遂宁,西邻阿坝。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幅员面积5818平方公里。[6-7]
地形特征
德阳市境狭长,东西宽约65公里,南北长约162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山地面积1171.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68%;中部为成都平原东北部,面积1838.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88%;东南部为盆中丘陵,面积2943.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44%。
气候特征
德阳市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小区气候。气温沿山体坡面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立体气温显著,气候类型多样,有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等。中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0%),受亚热带纬度地带性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日平均气温终年高于0℃,≥0℃积温5500—6000℃。极端最高气温38.4℃(2013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7.6℃(1976年12月21日)。年总降水量900—950毫米,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西北部年降水量950毫米以上,中部900—950毫米,东南部960毫米以下。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7—89%,降水量最多年达1400—1500毫米,最少年仅530—63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0—290天。平均每年降雪日数1—3天,多出现在隆冬季节。平原、丘陵盛行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4—1.6米/秒,春季风最大,3—5月平均风速在1.6—2.0米/秒之间,最大风速达14—19米/秒。秋冬季风最小,10—2月平均风速0.9—1.5米/米之间。
水系水文
德阳市河流分属沱江和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清白江、凯江等。此外,人工修建的四川省人民渠引来岷江过境水成为市境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利资源。德阳市最大水库为中江继光水库,蓄水量8900万立方米。
山脉特征
龙泉山脉北起德阳市罗江县以南,经青白江区、龙泉驿区至乐山市平羌峡,东缓西陡,其峰峦连绵起伏,走向各异,其南北两段均倾没于丘陵之中。龙泉山脉中段俗称龙泉山,在成都周边的青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龙门山等名山中,龙泉山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山。由于地处成都平原东面,又称“东山”,宋代称“灵泉山”,明代始称“龙泉山”。垂直走向的山体宽约12公里,山脊从东北的万兴乡公平村至西南的柏合镇双碑村长约20公里,山体面积为218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编辑生物资源
德阳市常见的植物资源有248科,538属,3547种。其中木本植物112科,253属,87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珙桐,水杉,秃杉等。德阳市境内有野生动物16目,32科,52属,23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川金丝猴,云豹,扭角羚,藏羚等。
矿产资源
德阳是四川省天然气和磷矿石生产基地。境内已发现35种矿产,已开发利用的有13种,主要矿产为磷矿石、天然气、石灰岩、煤炭、矿泉水。其中:磷矿探明储量约占全省的25%;全省53个探明矿区,平均品位大于25%的有15个矿区全部在德阳境内,磷矿石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全省储量的17%,已成为成都经济圈的工业民用天然气供应基地。据1999年统计:磷矿石年未保有储量为16938.52万吨,产量达187.29万吨;煤炭年未保有储量为3674.52万吨,产量达91.71万吨;石灰石年未保有储量为17121万吨,产量达68.9万吨;矿泉水年未保有储量为153.71万吨,产量达1.18万吨;天然气年未保有储量约361.31亿立方米,控制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产量达10亿立方米。全市矿业产值为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
水能资源
德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8mm,降雨总量为64.78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约35.12亿立方米;全市浅层地下水储存量约为35.40亿立方米,天然补给量14.46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13.05亿立方米。德阳市山丘地区河流切割较深,浅层地下水主要从河川排泄,地表径流基本上包括了浅层地下水;平原地区河流切割较浅,浅层地下水从河川排出量较少,大量地表水转化为浅层地下水。经分析调查全市本地水资源总量为35.96亿立方米,从都江堰经人民渠引水量13.25亿立方米,流经凯江、湔江、青白江等天然河流的过境水有15.8亿立方米。
德阳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第二大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享誉中外,拥有中国名酒剑南春、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等一批优质品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化学工业以磷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和化肥生产基地;德阳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德阳在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的地位。2014年德阳地区生产总值1515.6亿元,持续保持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增长9.0%。 2014年德阳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1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04.9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411.4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13.2:59.7:27.1。2014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96.5亿元,增长10.3%。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59.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7%。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1.5%。201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1.1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5亿元,增长3.8%。财政总支出263.3亿元,增长0.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6.7亿元,增长3.6%。
第一产业
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德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区八角井镇、绵竹市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县域经济发达,四川省统计局据每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发布的“四川省十强县”中,德阳连续几年占居4席。四川省200强乡(镇)中,德阳占51个。什邡、广汉、绵竹、旌阳先后通过省“小康县”验收,成建制达到小康标准。中江是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84公顷,增长0.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1万公顷,增加334公顷,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3万公顷,同比下降280公顷,下降0.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0万公顷,增加1044公顷,增长1.8%。2014年粮食总产量188.4万吨,比上年增加3760吨,增长0.2%。油料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加2799吨,增长1.4%。蔬菜总产量211.3万吨,比上年增加7.9万吨,增长3.9%。2014年肉类总产量38.0万吨,比上年增加7772吨,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25.0万头,比上年增加4990吨,增长2%;禽肉产量9.0万吨,比上年增加1500吨,增长1.6%。
第二产业
工业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全国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制造
地,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德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世界最大化学工业主要形成了四川金路、四川宏达、四川龙蟒、美丰化工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食品工业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有50多种食品被评为全国、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剑南春、蓝剑啤酒、蓝剑饮料、德阳酱油、天府花生、长城雪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畅销产品。医药工业能生产化学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保健品等若干大类、十余种剂型,有300多种药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服装工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超过4000万件(套),得福、琪达、都通企业名列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201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27户,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从主要行业看,机械行业增长12.5%,食品行业增长7.9%,建材行业增长14.6%,医药行业增长13.2%,化工行业增长2.5%,纺织服装行业增长9.7%。 建筑业2014年末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09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1.4亿元,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7.6亿元,增长13.3%。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453.7亿元,增长13.4%;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75.3亿元,增长11.7%。全年进出口总额3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出口额31.0亿美元,增长31.8%。机电产品出口13.1亿美元,增长19.7%,占出口总额的42.3%。全年进口总额7.8亿美元,下降24.7%。全年外商直接投资2.1亿美元,增长2.0%。德阳共有保险公司36家,其中:财险公司17家,寿险公司19家。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29.3亿元,比年初增长7.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170.9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06.1亿元,比年初增长10.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0.4亿元,比年初增长3.2%;中长期贷款余额478.2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全年新增贷款106.4亿元,比上年下降22.7%。全年保费收入45.1亿元,增长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3亿元,增长16.7%;寿险保费收入28.9亿元,增长6%。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合计17.6亿元,增长2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付8.6亿元,增长17.2%;寿险赔款及给付支出9亿元,增长35.8%。2014年末全市证券交易机构开户总数达到24.9万户,比上年增长4.6%;全年交易额1995.1亿元,增长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