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安康政府网 > 汉阴政府网
中文名:

汉阴县政府网

官网:
www.hanyin.gov.cn
地址:
和平街39号
车牌:
陕G
区号
0915-521241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汉阴县政府介绍

汉阴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与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县和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古称西城、安阳、汉宁、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名汉阴至今,全县辖14个镇,179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05678人,汉阴县是国家卫生县城 、县城境内山川秀丽,物阜民殷,人杰地灵,素有安康“鱼米之乡”美誉。

中文名称汉阴县外文名称Hanyin County别 名西城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陕西省 安康市下辖地区14个镇政府驻地城关镇电话区号0915邮政区码725100地理位置陕南秦巴山区面 积1365平方千米人 口30.5万方 言陕南方言(西南官话)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铁瓦殿 、擂鼓台、三沈纪念馆机 场安康五里铺机场 、安康富强机场火车站安康站、汉阴火车站车牌代码陕G现任领导县委书记:杜凤军 县长:周永鑫 学 校汉阴县职业教育中心、汉阴中学目录1 历史沿革2 行政区划3 地理▪ 气候▪ 地貌4 资源▪ 矿产资源▪ 物种▪ 药材▪ 水资源5 交通6 经济▪ 农业▪ 养殖业▪ 工业7 习俗8 特产9 教育10 旅游11 政治历史沿革编辑汉阴县域,明代始见于万历十三年(1585)《汉阴县志》。以前只能据现存史料追溯。县域变迁由大而小。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至秦末(前312~前206)西城县东界旬阳,西界成固

汉阴县地图。辖地约今石泉、汉阴、安康、紫阳、岚皋、平利、镇坪7县及宁陕部分地区。汉初至建安十二年(前206~207)安阳县系西城与成固各裁一部合并而成。据《水经注》载:“县治在城固县东”。又据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通志》载:“三国时黄金县(今洋县、佛坪一带)分安阳县地设立”。可见安阳县辖地为今汉阴、石泉两县及洋县、佛坪、西乡、宁陕等县的部分地区。魏黄初二年至东晋建武一年(221~317)魏文帝重设的安阳县,由于当时石泉以西为蜀占据,另设黄金县,因此辖地缩小,只今汉阴、石泉两县及紫阳西北部、宁陕东南部。晋太康元年(280),安阳县改名安康县,辖地未变。东晋建武一年至梁天监三年(317~504)东晋元帝时,安康县西部分设长乐县,医而辖地缩小,只包括今汉阴县及石泉东南部、紫阳西北部。南朝宋、齐、梁3代将安康县分为宁都、安康两县,区域未变。梁天监四年至梁豫章王天正一年(505~551)梁州被北魏占据后,分安康县地,设直城县(今池河)、汉阳县(今汉王城)。此时安康、宁都两县只辖今汉阴县及石泉南部。以后两县合为安康县,又改名宁都县,而辖区未变。西魏废帝一年至唐大历六年(552~771)西魏撤销广城、汉阳两县,辖地并入宁都县。此时区域为今紫阳、汉阴两县及石泉南部。以后宁都县改名安康县,又改名汉阴县,辖地未变。

第六届中国汉阴油菜花节唐大历六年至永贞一年(771~805)石泉县因人口稀少撤销并入汉阴县。辖地为今汉阴、石泉、紫阳3县。唐永贞一年至南宋末(805~1279)石泉分出复设,汉阴县辖地为今汉阴、紫阳两县。直至元初汉阴县撤销,辖地并入金州。元至正二年至明洪武十年(1342~1377)汉阴县恢复,辖地仍为今汉阴、紫阳两县。明洪武十年(1377)汉阴县撤销并入石泉县。明永乐五年至正德七年(1407~1512)复设汉阴县,辖地仍为今汉阴、紫阳县。明正德七年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512~1782)分汉阴之东南隅设紫阳县后,汉阴县辖境,据明万历《汉阴县志》载:东西110里,南北420里。从县治东至越梅铺交兴安州界75里。东南至园潭子交紫阳县界120里。南至紫阳县界80里。微西南至猪(鳌)头山交西乡县蜡溪地界210里。西至草(槽)沟交石泉县池河界40里。西北至长安县界200里。北至离恨坡交镇安县界310里。东北至兴安州界80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1951年汉阴从安康分出设厅后,辖地较前缩小。将越梅铺(又名梅子铺、越岭塘)划归安康县(原界越岭关)。据嘉庆《汉阴厅志》、民国《汉阴县志》载:县域东西105里,南北470里,东南距西北380里,西南距东北460里。从县城东至双乳交安康梅子铺界65里。东南及南至擂鼓台、汉王城、鳌头山等地交紫阳县之漆园河界160里,交鞍子界220里。西南至汉阳南交西乡县之两河界200里。西至高梁西交石泉县之池河界40里。西北至龙王沟交宁陕县之长坪界230里。又至龙王沟之火镰确交宁陕县之丁家梁界205里。北至铁龙东交镇安县手扳岩界250里。东北至铜钱窖交安康之叶家坪界260里。汉阴县名,始于唐至德二年(757),时治所设汉江南岸,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故名。今汉阴县地,西周属庸国,秦隶西城县,西汉置安阳县,东汉归汉宁郡、西城郡,西晋为安康县,南北朝时部分地区划归宁都县,唐时又划部分地区置广德县,唐至德二年(757)安康县改名汉阴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迁县治于月河北岸新店(今址),县名未因地而改。元代撤销县制,设汉阴巡检司,隶金州;明初复置汉阴县,清改设汉阴厅,民国复设汉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名汉阴县,隶安康行政公署。1954年3月,汉阴县梓龙乡与紫阳县松河乡之间地界又作了一次小的调整。1956年6月~1987年1956年6月1日,汉阴县将白龙乡划归石泉县;将龙王乡、铁炉乡划归宁陕县。划后面积为1391.04平方公里(2086560亩)。同年6月17日,汉阴县将凤江乡之双河、凤岗两个农业社48户、255人划归紫阳县汉王乡。划后汉阴县的面积为1347平方公里。1958年12月并入石泉县,1961年9月分出复设汉阴县。 行政区划编辑1991年,汉阴县面积1347平方千米,辖5区1镇,40个乡镇,9个居委会、262个行政村,37个居民小组、1737个村民小组,共8.81万户、27.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41万人。1995年,汉阴县面积1347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3镇38乡:城关镇、蒲溪镇、涧池镇、平梁乡、高粱乡、红星乡、三河乡、酒店乡、药王乡、八庙乡、天星乡、太平乡、月河乡、凤亭乡、永宁乡、小街乡、双乳乡、安良乡、龙太乡、田禾乡、清明寨乡、金花乡、水田乡、双河口乡、黄龙乡、龙垭乡、三清乡、鹿鸣乡、石条街乡、铜钱乡、堰坪乡、凤江乡、杜家垭乡、塔岭乡、上七乡、梓龙乡、汉阳乡、渭溪乡、黎明乡、双坪乡、天池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汉阴县1996年,撤销平梁区、蒲溪区、铁佛区、漩涡区、汉阳区等5个区公所的建制;撤销太平乡、月河乡、天星乡并入城关镇,撤销金花乡、清明寨乡并入涧池镇,同时将三清乡的东风、中清2个村委会划归涧池镇,撤销小街乡、龙太乡并入蒲溪镇,撤销平梁乡、红星乡、高梁乡、三河乡合并设立平梁镇,撤销双乳乡、安良乡合并设立双乳镇,撤销水田乡、鹿鸣乡、三清乡合并设立铁佛寺镇(除三清乡的两个村委会外),撤销龙垭乡、黄龙乡合并设立龙垭镇,撤销堰坪乡、杜家垭乡、梓龙乡合并设立漩涡镇,撤销汉阳乡、天池乡、黎明乡合并设立汉阳镇,撤销酒店乡设立酒店镇,撤销双河口乡设立双河口镇,撤销上七乡设立上七镇,撤销八庙乡并入药王乡,撤销凤亭乡并入永宁乡。调整后,汉阴县辖12个镇、9个乡。

地理编辑气候

汉阴气候温和湿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290—2128.2米。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水系,年径流量5.19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9721.82万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10060.16万千瓦,水面3.1万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地貌

汉阴县汉阴县境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316国道和阳安铁路穿境而过。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境内最高处凤凰山主峰海拔2128米,最低处漩涡镇,海拔290米。县城位于月河川道中部,海拔36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汉江、月河、观音河、洞河等,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在境内流长21公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日照1876小时。

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汉阴自然资源丰富,以矿产、动植物资源最为突出。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砂金、脉金,瓦板石、石灰岩、大理石、板石,花岗岩、石英砂,煤炭等19种,产地64处,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铁锈红瓦板岩之乡和黄金大县。全县有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人均基本农田达1.05亩。矿产资源有脉金、砂金、瓦板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煤炭、铀矿等,矿藏储量大,品质优。

物种

境内有种子植物3000余种。野生动物400多种,有天然草场68万亩。农作物有30余种,经济作物有20余种,林木有108科300余种。经济林主要是桑、茶、桐、漆、柑橘、板栗、青竹等,珍稀树种有银杏、樟、楠、三尖松等。

药材

中药材有金银花、天麻、丹皮、杜仲、板兰根、黄精、桔梗等250余种。

水资源

2005年,地下水资源理论藏量为9721.82万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10060.15万千瓦,水面3.1万亩,可供养殖水面近万亩。

交通编辑汉阴交通便利,阳安铁路、十天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通乡公路四通八达。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县18个乡镇。旅游风景区主要有:观音河水库、龙寨沟奇石景区、两合崖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建设亮点频出,新修改扩建街道10余条,先后建成了龙岗园林、大木坝森林公园、凤凰广场、县城人工湖等一批山水园林城市标志性建筑,县城北城街改造后被省市众多新闻媒体誉为“陕南县城第一街”。

经济编辑农业

民国以前,大部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生产工具原始落后,水田重秋轻夏,坡地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到1949年,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247.4公斤,每农户饲养大家畜0.37头、猪0.9头。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84%,其中粮食产值占71.1%。

解放以后,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布局,推广应用良种、化肥、农药,逐步使用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农业经济结构变化显著,种植业、养殖业全面增长,1987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28倍,粮食总产量增长1.65倍,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增长30.15%,油料总产量增长56.5倍,大家畜饲养量增长1.4倍,生猪饲养量增长6.3倍。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到61.1%,其中粮食产值占43.28%。1987年平均亩产仅162公斤;农业经济结构不完全合理,商品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尚有1.26%的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在100元以下。 截至2008年,汉阴县粮食产量达10.78万吨(其中秋粮预产8.53万吨),油料产量达1.87万吨(其中秋油预产0.105万吨),分别比2007年增长27.7%、6.25%,属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之后第一丰收年。

养殖业

饲养量

汉阴县饲养的畜禽,以牛、猪、羊、鸡为主。牛:民国时期,只有地主、富农和自耕中农饲养有耕牛,而贫雇农无力购买饲养。据档案资料载,民国30年(1941),全县有3574头,34年(1945)有3849头,到1949年,全县有耕牛9445头,平均2.7农户1头牛。解放后,经反霸减租、土地改革,耕牛发展较快,到1955年已增长到17316头,比1949年增长83.33%,每1.9农户1头牛。此后10余年,耕牛发展缓慢,大体保持在1.7万头左右。1966年,发展到19105头,比1955年增长11.94%,每2.1农户1头牛。1970年,汉阴县对繁殖耕牛实行奖励政策,规定每繁殖1头小牛奖励布票5尺,生产队给饲养户奖工分100分,现金10元。同年耕牛增至22576头,比1966年增长18.17%。1973年发展到24050头,比1970年净增1474头,创历史最高水平。1979年以后,耕牛从单一的役用向役肉兼用发展,每年屠宰一批菜牛,出境一部分耕牛,城镇人口稠密处还饲养奶牛。据统计,1980年即屠宰菜牛416头,1983年出境耕牛3000头,1985年末存栏22736头,每2.4农户1头牛,出栏菜牛322头。

月河川道油菜花海猪:是农家饲养的主要家畜,为传统的家庭副业,亦为农家一宝,“种田不养猪,困在屋里输”。1949年饲养23080头,平均每农户饲养0.89头。反霸减租、土地改革后,生猪发展较快,1955年饲养量达到56004头,比1949年增长142.65%,平均每农户饲养1.68头。“大跃进”时期,各地大办集体养猪场,1958、1959年,饲养量分别达73339头、74816头,其后两年由于猪场管理不善,饲料供应不足,逐步解体,加之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生猪饲养量连年下降,1961年仅饲养35524头,比1959年下降52.52%。1962~1969年,一直是回升两年,下降两年。1970年,提倡“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并实行奖励政策,规定:农户每向国家交售1头生猪,60公斤以下奖励布票2尺、平价饲料粮20公斤;超过60公斤部分斤猪奖斤粮,生产队还另给交猪户奖励一定的粮食或现金。1971年生猪饲养量达97497头,户均2.3头;上交国家9600头,社员自宰自食24145头,年末存栏63752头,超过以往水平。此后生猪饲养量均保持在10万头上下,户均养猪两头左右。1979年,养猪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生猪饲养量达131260头,比1971年增长34.63%;上交国家肥猪17682头,农民自食肥猪40783头,年末存栏72795头,比1971年增长14.18%。1987年生猪饲养量为167809头,户均2.8头,出栏肉猪58766头,年末存栏109043头,分别是1949年的7.27、3.15、6.46、7.8倍。还有年出栏肥猪10~20头、产肉1250~2000公斤的养猪专业户。羊:1949年饲养800只,1955年发展到1753只,比1949年增长119.12%。1960年发展到5883只,比1955年增长225.6%。1963年达11308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由于山区限制饲养,川道禁止饲养,数量连年下降,多数年份在7000只以下。1979年开始回升,增长到8436只,1983年上升到10435只。1987年饲养量达15829只,是1949年的19.8倍。鸡:1980年以前,年饲养13万只左右,平均每农户2.5只。1983年大规模推广养鸡,并从高陵县调入莱航、罗七、罗八、星杂288等良种鸡9万只,当年饲养量猛增到26万只,达人均1只鸡。还有养鸡专业户11家,养鸡最多的一家达2400只。后因配合饲料、防疫等跟不上,经济效益不显著,养鸡大户逐渐减少。1987年饲养25.2万只,平均每农户饲养4只多。

蜂:农民年养1000~2000箱,产蜜1500~3000公斤。1985年养2442箱,产蜜3157.5公斤。1987年养1822箱,产蜜7745公斤。此外,驴、马、兔、鸭、鹅、鸽亦有少量饲养。

饲养管理

养牛,以白天自然牧放为主,辅以夜添草料、饮水。春

汉阴-龙寨沟季草木转青,一般清早与下午放牧;秋后草木枯黄,中午放牧,早晚圈饲水、草。农耕季节,多为圈饲嫩草、精饲料。养牛农户都修有独间牛舍,用以圈牛,储贮饲草,经常保持圈干、通风、避寒。驴、马等饲养少,以舍饲为主,辅以自然放牧。养羊亦以自然放牧为主,催肥时加喂精饲料,一般与牛同圈舍,同放牧。养猪多为圈饲,农户猪圈多为人厕合一,下为粪池,上覆石板、水泥板或木板,用栅栏隔开,半为猪圈,半为厕所。“架子猪”多半喂青饲草,肥猪多半喂精料,也有半草半料“一条龙”饲养的。养鸡、鸭、鹅等通常早晨喂一遍粮食,而后放出自由觅食,黄昏唤回关笼,养鸡专业户都建有鸡舍、围栏,饲喂配方混合饲料。

饲料

有麦草、稻草、苞谷秆、苞谷壳、苞谷芯、豆秆、豆壳等粗饲草和红苕藤、洋芋苗、萝卜缨、瓜叶、构(楮)叶、水葫莲、聚合草等青饲草,年产约325万吨。还有大麦、高粱、红苕、麸皮、细米糠、秕谷、萝卜、南瓜、洋芋、酒糟、糖渣、醋渣、粉渣、豆腐渣、油菜籽饼、芝麻饼、漆籽饼等细、精饲料,年约1557.5吨。粮食秸秆多作为牛羊越冬饲草,脚粮、渣、糟、糠等多作猪饲草。从1982年起,汉阴县粮食部门开始生产猪、鸡配合饲料,年生产500吨左右。1987年,汉阴县全年青贮饲料总量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先进县标准,受到农业部的表彰奖励。

工业

汉阴县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古代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汉阴即有原始手工制品,如磨光石器、陶鬲、瓮、钵等。秦汉时期,已有冶炼业。汉晋时期,家庭缫丝、织绢较为普遍。唐代,月川(河)手盆淘金盛行,并贡麸金。宋元以后,榨油、制茶、酿造、铁业、土陶等有一定发展。明清时代,已采掘石炭,制造火纸、草纸、皮纸,纺线织布,生产土靛。民国时期,大量开采石膏,制作粉笔,熬硝配药,制做鞭炮。民国34年(1945)全县有手工业者2404人,36年(1947)增至6197人(均包括12岁以上未成年者在内)。但由于历代统治者鄙视工商,民多务农,县内除1家规模很小的纺织厂外,其余皆为手工小作坊或手工业者,产品以土纸、土布、土丝、丝织品、砖瓦为主,年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甚微。汉阴县解放后,地方国营和集体工业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50年代初期,全县个体手工业者,1950年有个体手工业户1498家,年产值65.41万元。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建立丝棉、铁业、雨伞、土陶、硝炸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120个(全民1个,集体22个,城镇个体97个),年产值172.99万元。在1958年“大跃进”浪潮中,掀起大办集体工业热,当年新建工业企业25个(全民两个,集体23个),产值223.42万元。由于一哄而起,盲目建厂,缺资金、缺技术、缺设备,而采取“一平二调”,土法上马,所出产品多为废品,造成劳民伤财。60年代初,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大跃进”中兴办的纸厂、糖厂、硫磺矿等一批国营和社办集体企业先后停办。到1962年,汉阴县一些较有基础的工厂经过整顿和设备更新、改造,生产有所发展。是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7个(全民5个,集体22个),产值286.91万元,比1958年增长28.42%。“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些工厂关门停产“闹革命”,批判所谓管、卡、压,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给生产带来损失。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18.30万元,比1962年减少23.91%。70年代,开展工业学大庆,兴办“五小”工业(小农机、小煤窑、小水泥、小钢铁、小水电),农机、化工、丝织等工厂相继建立,全县全民和集体工业企业由1970年的24个(全民6个,集体18个),发展到1979年的74个(全民20个,集体54个),增长2.1倍,工业总产值由1970年的267.30万元,上升到1979年的1192.30万元,增长3.5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45%,比1970年上升13.60%。80年代以来,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拨乱反正,不断深化改革,又新建成几个国营厂矿投产,一批乡镇工业企业、城镇个体工业、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应运而生;在挖潜、革新、改造中,把计量器、化工、丝织、染织厂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四大骨干企业,使本县工业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1987年有全民工业17个,其中非独立核算4个,集体工业48个(县属11个),城镇个体、村及村以下工业2412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816.40万元,比1979年增长1.3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48%,比1979年上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