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西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与浙江省为邻,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下辖三区四县,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黄山市境内汇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遗迹于一身,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全球首个旅游景区类世界优秀目的地。
其境与绩溪县、婺源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创造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文风昌盛,自古有”东南邹鲁“之称。同时孕育了明清商界闻名达500余年的徽商。
自古即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其秀美瑰丽的大好山河与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让多少文人骚客魂牵梦绕,让人由衷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人生感叹。
地理资源
编辑
位置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黄山市地图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介于东经117゜02’——118゜55’和北纬29゜24——30゜24’之间。南北跨度1゜,东西跨度1゜53’。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本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地貌
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以山地为主。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偏低,云雾多,湿度大,夏洪秋旱,对农业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15.5——16.4゜C,降水量在1395——1702毫米之间。文化
编辑
人文环境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群山环抱之中,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清代经济学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近代传奇女子赛金花、张小泉剪刀品牌创始人张小泉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shè)砚、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刻、徽剧、徽菜、徽州漆器、徽州民歌民谣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徽派建筑
文化艺术
谈及黄山市的人文必须从徽州二字谈起,徽州是黄山城市文化脉络的体现,离开了这个名词,那也只是一座山的名字罢了。在此,还必须带上绩溪县和婺源县,因为他们构成了完整的徽州文化体系。
风俗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民俗活动已经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随着时光,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些曾经的民俗又被逐一重新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