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是隶属甘肃省白银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中部偏北。平川区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人口19万(2010年)。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平川是甘肃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年产优质原煤1200多万吨、发电量130亿度。平川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陶土储量达40亿吨以上,墙地砖年产量近2000万平方米,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2009年,平川区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2013年,平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亿元.
行政区划编辑
平川区行政区划图2014年,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长征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区政府所在地西南距白银市93公里,距省城兰州185公里。地处东经104°24′~105°51′,北纬36°18′~37°00′之间。平川区面积21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0.36%。区政府驻地宝积镇向阳村。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是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立而成立的市辖区。距兰州市130公里,东与会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北部均与靖远县相连,西与景泰县为邻,
地形地貌
平川区平川区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长91.5公里,南北宽75公里,由西北向东南呈一狭长地带,阶梯状多台阶地形。平川区境内最高峰屈吴山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最低处水泉乡野麻村红麻湾,海拔1347米,高低差1511米。西部旱平川与东部西格拉滩为盆地式缓坡平川。由西向东甲盔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泉、黄家洼、屈吴山构成平川区山脉的骨架。
地质
平川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新生代第四纪时期以来,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层分带性明显,发育完整,成因类型也比较复杂。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属于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相,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的沉积物。区境内地质构造自远古代前寒武系至新生代第四地层均有出露,以第四系覆盖面积最大。已探明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淘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黄家洼山及屈吴山前有寒武系的加里东中期花冈闪长岩、奥淘系灰岩、大理石、侏罗系的烁岩出露。
自然气候
平川区平川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腹地,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东南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降量少,气候干燥。北近腾格里大沙漠,地域开阔,无高山阻隔,西伯利亚寒流易于入侵,故冬季寒冷且长,风沙霜冻危害频繁。境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东南、西北两个不同的气候带。平川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干旱多风。平川区年平均温度8.2°C,最高年平均温度9.8°C,最低年平均温度7.9°C;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为21.3°C;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为-8.6°C;极端最高气温达34.1°C,极端最低气温-23.2°C。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最长达170天;霜冻初日为9月30日,平均终日为5月11日。海拔最大相对高差1511米,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形成四个不同的气候区。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平川区煤炭资源分布境内的整个西北部,总储量约11.37亿吨,可采储量为8.53亿吨,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还有陶土、花岗岩、沙金、铜、锰、石灰石、石英石、沸石、烧胀粘土等多种矿产资源。平川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截至2010年,已探明或发现的矿藏有11种。能源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煤质优良。平川区煤炭资源在全省占第二位,仅次于华亭矿区,为平川区优势矿产之一。共划分为宝积山、红会、王家山、磁窑、井儿川5个煤田区。国营统配煤矿在宝积山、红会、王家山三个煤田开采,煤炭总储量10.8亿吨。其中宝积山含煤面积约22平方公里,红会矿区含煤面积约18平方公里,王家山矿区含煤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水资源
黄河流经平川区境内32公里,集水面积1.3万亩。有可耕地50.5万亩,宜林地71.5万亩,宜牧地131.9万亩,
光照资源
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年均温度8.2℃,年太阳辐射量为147.3千卡/平方厘米。
土地资源
平川区总土地面积2106平方公里,合315.9万亩,其中耕地26.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3%,人均耕地3.4亩,高于全省人均耕地2.4亩的水平。耕地中,山地14.36万亩,川地11.9万亩;其中,水地为6.6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42%,三田面积为9.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5.94%;三田中,砂地为6.7万亩;梯田1.51万亩,沟坝地1.25万亩。宜林地71.5万亩,占总面积的22.63%;宜牧地13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75%;宜农荒地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53%。26.32万亩耕地中有19.8万亩为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5.2%。现有林地6.84万木亩,森林覆盖度低,只有2.16%。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平川区常住人口为192398人。平川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6556户,家庭户人口为17386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0.66人。平川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01233人,占52.62%;女性人口为91165人,占47.38%。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24下降为111.04。平川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1485人,占16.36%;15-64岁人口为148477人,占77.1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436人,占6.4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5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3个百分点。
民族
平川区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境内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346人,世居人口3046人,流动人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居住在宝积、共和、红会、水泉、王家山等地。少数民族中回族有4090人,其中世居人口2790人,流动人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分布宝积、共和、红会;满族有95人,居住在长征路下属各居委会;蒙古族有81人,么佬族6人,居住在红会、王家山等地;东乡族有35人,居住在红会和宝积;壮族有12人,居住在红会、旱平川和魏家地;维吾尔族有2人,居住在魏家地;藏族有15人,居住在宝积和王家山;侗族3人,裕固族2人,瑶族2人,锡伯族3人,居住在周家地。
政治体制编辑区长:高云翔(2009-)
经济概况编辑综述
平川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亿元,区属固定资产投资57.0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第一产业
2013年,平川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4.44万亩,农业增加值1.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79元,增速18%。玉米制种、菊苣等特色种植面积11.2万亩。
第二产业
平川区平川区有设计规模为年产煤炭606万吨的大型国有企业靖远煤业公司,年设计发电能力200万千瓦的西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靖远第一、第二发电公司。截至2014年4月底,平川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3.97亿元,同比增长17.1%;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87亿元,同比增长15%;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581万元,增长12.3%;中小企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96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平川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29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50.52%。旅游人数18.67万人,旅游接待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30.35%。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4.99%,批发业实现114.6万元,同比增长19.1%;零售业1.03亿元,同比增长8%。平川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和居民储蓄分别增长7.7%、15.8%、7.3%。家电下乡工程全面完成,累计销售产品20891台,补贴金额534.6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50个,乡镇商贸中心1个。金地年鲜特色商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广沿沟华辰生态园完成投资1000万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88亿元。旅游业接待游客35.7万人次,实现收入2.02亿元。新增农家乐28户。
社会事业编辑基础设施
1985年10月,平川区正式成立,白银市建委、区城建局按照建区要求,系统的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于1987年批准实施。当时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规划年限2000年。规划分两大区:东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中区为新建工业区。力求把平川建成以煤炭、电力、建材三大工业为基础,相应发展地方工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1992年7月6日,市政府常委会议批准,中区列为经济开发实验小区。1993年对开发区中心规划作了调整。截至1995年,平川区已形成12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
教育事业
截至2010年,平川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5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03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199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40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平川区25所中学全部实现标准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高中入学率达到56.3%,区内有省属重点中专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等3所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
历史文化编辑汉武帝时代,在今平川区水泉乡中村一带设有渡口——鹯阴口,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其后千余年,鲜卑、羌、党项,鞑靼等少数民族相继驻牧境内,而鹯阴作为会州州治、平凉郡郡治,为会州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白银市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之一。在
平川区区内有省、地级文化保护点15个,红山古寺、屈吴春障、黄湾石刻、月河晚照、将军故墓、北武当山等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经过多年的交融和积淀,形成了一支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创作人才队伍,一批有实力的书画家多次在全国及至国际上获奖,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馆及外宾收藏。
名优特产编辑早在汉代平川区境内已手工烧制排水用的瓷筒,明清时期在境内的磁窑地区陶瓷业发展曾鼎盛一时。靖远陶瓷厂作为市内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发展了五十年,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陶瓷生产知识和操作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川区有新乐雅、陇烨陶瓷等十余家民营陶瓷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晶哑光地砖和内外墙砖、日用精品陶瓷、中高档卫生洁具瓷、仿古瓷等品种。
风景名胜编辑
平川区风景名胜 (3张)
北武当、红山寺、崛吴山、王进宝将军墓
交通编辑平川区临河居川,白宝铁路和王家山、红会煤矿专用铁路贯穿全境,国道109线境内交错,刘白高速公路已动工兴建,市郊公共汽车全面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