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江西政府网 > 上饶政府网 > 婺源政府网
中文名:

婺源县政府网

官网:
www.jxwy.gov.cn
地址:
暂无
车牌:
赣E
区号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婺源县政府介绍

婺源县,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自公元前221年到解放前属安徽管辖,今是上饶市下辖县之一,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建制沿革

编辑

公元前221(秦始皇二十六年),下诏设三十郡,县域东北部属鄣郡,西南部属九江郡。

740(唐开元二十八年)农历正月初八日,置婺源县,县治设清华镇,隶歙州。

901(天复元年),县治由清华镇迁至弦高镇(今紫阳镇)

1121(北宋宣和三年),歙州改为徽州,婺源隶徽州管辖。

1855(咸丰五年)1864(同治三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先后20余次攻入县境,12次占领县城。

1934(民国二十三年)94日,国民政府为了便于围剿中央红军,决定将婺源划隶江西,隶属江西省第五行政区。

1947(民国三十六年)8

婺源油菜花(8)

16日,婺源划回安徽,隶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19495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部队进入县城,宣告婺源县解放,属华东区赣东北行政区,隶属于上饶市。

1984年,设置清华镇建制(赣府厅字[1984]357)1985418日,设立珍珠山、武口、晓林、凤洲乡(赣府厅字[1985]230)

1993年,撤销秋口乡、江湾乡、赋春乡、中云乡,设立秋口镇、江湾镇、赋春镇、中云镇(赣民字

[1993]34号批复)

19941125日,撤销许村乡、镇头乡、大畈乡、思口乡,设立许村镇、镇头镇、大畈镇、思口镇(赣民字[1994]238号批复)

1997818日,撤销太白乡,设立太白镇(赣民字[1997]175号批复)。至此,婺源县辖11个镇、16个乡:紫阳镇、清华镇、大畈镇、江湾镇、思口镇、秋口镇、赋春镇、镇头镇、中云镇、许村镇、太白镇、沱川乡、段莘乡、古坦乡、浙源乡、溪头乡、鄣头乡、甲路乡、晓鳙乡、武口乡、潋溪乡、龙山乡、高砂乡、珍珠山乡、晓林乡、梅林乡、凤洲乡。

1999531日,撤销武口乡,并将梅林乡的上梅洲村委会、潋溪乡的东岭坞村委会划归紫阳镇(赣民字[1999]125号批复)

2001123日,撤销潋溪乡,西坑村委会划归紫阳镇;杨溪、善坑村委会划归梅林乡;撤销晓林乡,划归中云镇;撤销晓鳙乡,划归江湾镇(赣民字[2001]570号批复)

2003819日,鄣山乡更名为大鄣山乡(赣民字[2003]190号批复)

2003928日,撤销高砂乡,成建制划归紫阳镇管辖(赣民字[2003]252号批复)

20031021日,撤销梅林乡,成建制划归紫阳镇管辖;撤销大畈镇,成建制划归江湾镇管辖(赣民字[2003]273号批复)2003年底,婺源县总人口33.5万人。

2005317日,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婺源县撤并乡镇的批复》(赣民字[2005]26):同意撤销婺源县龙山乡,成建制划归中云镇管辖;撤销凤洲乡,成建制划归许村镇管辖(赣民字[2005]26号批复)

2006120日,撤销甲路乡,成建制划归赋春镇管辖;撤销古坦乡,成建制划归大鄣山乡管辖(赣民字[2006]5号批复)

2007年,设立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2008年,设立蚺城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编辑

全县辖16个乡()1个生态工业园区、1个街道办事处

蚺城街道办

居委会(9):花园域、涵春、文博、儒学前、蚺城、文公、天佑、瑞虹、朱塘

村委会(4):香田、东岭坞、上梅洲、城关

紫阳镇

居委会(2):武口、七里亭

村委会(18):杨坑、西坑、齐村、考水、王家墩、梅林、一都、雍溪、马家、坑口、戴家、汤村、杨溪、向阳、善坑、湖林、高砂、岭下

清华镇

居委会(3):新街、横街、长林

村委会(8):清华、双河、东园、花园、浮溪、诗春、里村、洪村

秋口镇

居委会(1):沙城

村委会(15):秋口、里源、洙西、秋溪、梓槎、官桥、词坑、黄源、李坑、渔潭、白石、岭溪、王村、言坑、占才

江湾镇

居委会(3):江湾、梨园、莲花芯

村委会(18):江湾、占坑、汪口、钟吕、洪坦、荷田、晓起、栗木坑、晓鳙、前段、大潋、东头、大畈、浯村、济溪、低源、龙潭、古蜀地

思口镇

居委会(1):云丘

村委会(8):思口、西源、长滩、高枧、河山坦、前坦、思溪、西冲

中云镇

居委会(1):晓林

村委会(8):中云、霞港、横槎、方村、晓林、龙山、桃溪、长尧

赋春镇

居委会(1):长降

村委会(17):赋春、长溪、岩前、林塘、冲田、排前、新田、洪家、游汀、臧坑、虎溪、盘坑、甲路、严田、胡家、湖山、对坞

镇头镇

居委会(1):立新

村委会(5):镇头、冷水亭、张村、梅田、游山

许村镇

居委会(1):中洲

村委会(13):许村、董家、汾水、仁洪、盘山、朗湖、周溪、洙坑、水埠头、项家埠、汪村、曹村、小港

太白镇

居委会(1):大山头

村委会(8):太白、薛村、玉坦、程家湾、潘村、曹门、杨村、新屋

溪头乡

村委会(8):下溪、青石、桐木土太、上溪、西岸、龙尾、城口、砚山

段莘乡

村委会(12):西垣、中村、裔村、金坑、阆山、东石、段莘、庆源、槎口、汪槎、大汜、官坑

浙源乡

村委会(7):凤山、岭脚、虹关、庐坑岭、庐坑、沱口、周家山

沱川乡

村委会(4):河东、理坑、河西、小沱

大鄣山乡

村委会(15):古坦、水岚、西山、菊径、戴村、程村、通元、黄村、和村、车田、鄣山、洪源上村、洪源下村、白石源、莒莙

珍珠山乡

居委会(1):珍珠山

村委会(4):黄砂、吴源、秀水、虹冲

地理环境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婺源县属丘陵地貌,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重叠,溪涧纵横,森林覆盖率82%

县境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

历年平均气温为16.8℃,以1998年、200617.9℃为最高,1965年、1976年、198016.3℃为最低。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为28.0℃。极端最高气温41.0℃,出现在1967828;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967116日。

历年总降水平均1962.3毫米,其中1-6月降水呈递增趋势,7-12月呈递减趋势;上半年占2011年降水量的69%4-6月为明显雨季,称为汛期,平均月雨量在200-300毫米以上,占2011年降水量的47.9%。年最大降水量3036.8毫米,出现在1998年。月最大降水量970.4毫米,出现在19987月。雨量分布是四周多,中间少;东北多,西南少。

境内山峦起伏,走向不一,由于云雾、雨日较多,高山挡光,林木蔽荫,使各地日照时数差异较大,西南乡多于东北乡,平原低丘多于山区。2011年可照时数4425.9小时,(闰年4437.0小时),而实际只有1715.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9%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1.5/;极端最大瞬间风速为40/秒以上,出现在1965813日和1978819日。

自然资源

编辑

一、已发现矿种

婺源县已发现的矿种有20多种,具体有:

(1)能源矿产:煤;

(2)金属矿产:金、钨、锑、铁、锰、银、铜、铅、锌;

(3)非金属矿产:灰岩、砚石、花岗岩、大理岩、高岭土、钾长石、建筑用砂、砂岩、石英、板岩、粘土、水晶、硅石等;

(4)水气矿产:矿泉水。

二、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

(1)金。有砂金和岩金二类。砂金境内大小河流均有分布(但大多数已采空),其中武口、坑口两个砂金矿共圈出工业储量2800公斤。岩金主要分布于赋春境内,储量不明,品位:1~4g/t

(2)煤。主要分布在镇头、赋春二地,以镇头为主,赋存于二叠系地层之中。以烟煤为主,发热量3000-6000/公斤。储量不明。

(3)石灰岩。主要分布在镇头、赋春、清华、大鄣山、中云等地。赋存于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和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地层之中。估算可利用储量20亿立方米。

(4)花岗岩。分布于段莘、大鄣山、沱川、溪头、江湾等地。产出时代以燕山期与晋宁期为主,一般以岩株、岩脉等形式产出。岩性有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辉绿岩、煌斑岩等。品种以芝麻白为主,其次为:浅肉红色天青色,估算总储量20亿立方米。可利用储量10亿立方米。

(5)大理石。分布于古坦水岚和赋春长溪等地。古坦水岚大理岩赋存于石炭系上统船山组中段地层中,矿体总体积为61.51万立方米,总荒料20.72万立方米,品种以汉白玉为主。赋春长溪大理岩由石炭系上统壶天群灰岩构成,品种有小雪花芝麻点绵黑等。

(6)砚石。主要分布于溪头、江湾二地。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中,岩性为板岩、千枚岩。品种有金星、金晕、眉纹、罗纹等。估算总储量300-500万立方米。

(7)钾长石。主要分布于江湾晓镛何田坑一带。赋存于块状细粒花岗岩、正长岩和正长花岗岩中,为富钾花岗岩系,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K2O含量9.82-13.89%Fe2O3含量2.00%左右。估算地质储量有百万吨。

(8)高岭土。主要见沱川引浆山、珍珠山阆山、董家、秀水岭、大鄣山程家、溪头、晓镛等矿点。估算远景储量500-600万吨。

(9)瓷石矿。见于段莘胡思田村,已探明D级储量15.52万吨。

(9)石英。分布于浙源、甲路、大畈、秋口、大鄣山等地。估算远景储量100万吨以上。

(11)砂石。各地均有分布。

(12)粘土。各地均有分布。

人口民族

编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如下:

常住人口总数

2010111日零时,婺源县常住人口总数为334020(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666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360人,增长2.25%,平均每年增加73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22%

家庭户人口

2010111日零时,婺源县共有家庭户93152户,家庭户人口为324555人,占总人口的97.17%,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了0.27人。

性别构成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69724人,占总人口的50.81%;女性为164296人,占总人口的49.19%。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5下降为103.3

年龄构成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8226人,占总人口的20.43%;15—64岁的人口为239453人,占总人口的71.69%;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341人,占总人口的7.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8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64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33812人,占总人口的99.9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8人,占总人口的0.0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5393人,增长了4.83%,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31人,下降了12.97%,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13634;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33757;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10382;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131925(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889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2644人,文盲率由8.92%下降为2.66%,下降了6.26个百分点。

城乡人口

婺源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4890人,占总人口的37.3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09130人,占总人口62.61%。经济概况

编辑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6.2亿元,增长12.5%,完成计划的103.77%;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11亿元,增长18.8%,完成计划的10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19.9%,完成计划的106.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亿元,增长23.2%,完成计划的9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17.8%,完成计划的106.12%;农民人均纯收入6098元,增长15.5%,完成计划的102.23%

2011年,新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6个,实际进资18.9亿元,增长83.8%;实际利用外资2986万美元,同比增长24.6%;完成自营出口总额77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5%

2012年,婺源县完成生产总值63.5亿元,增长10.9%;财政总收入达9.0068亿元,增长76.3%,完成计划的1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74亿元,增长98.3%,完成计划的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亿元,增长33.2%,完成计划的10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亿元,增长20%,完成计划的100%;农民人均纯收入6951元,增长14%,完成计划的100.9%

2012年,婺源县成功引进了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实际进资21.9亿元,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3218万美元,同比增长7.7%;完成自营出口总额92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总部经济实现纳税6648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9.4万亩、总产10.4万吨。共采制茶叶9100吨、加工贸易量3.1万吨、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实现茶产业系列产值10.2亿元。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29.6万亩,总产10.6万吨。油菜冬种播面9.3万亩,总产6732吨。全年共采制茶叶1.01万吨、加工贸易量3.8万吨、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

第二产业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增长2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8亿元,增长44.3%

2012年,婺源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39亿元,增长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增长11.5%

第三产业

全年接待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增长36%28.6%48.5%。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县金融、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南昌银行进驻婺源,婺源农信社组建农商行工作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工程、农资流通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流通服务网络日益完善,被列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

2011年接待游客616.8万人次,门票收入1.6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8.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8%24.76%25.86%。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7.3%,占GDP比重达45.5%

2012年,接待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48.5%。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6亿元,同比增长13.5%,占GDP比重达47.2%

社会事业

编辑

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086人、新农保参保18.5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0655;城镇新增就业8430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717.5万元。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和130元。有序推进了500套廉租房、100套公租房、378户棚户区改造和全县5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稳步实施了2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

2012年,婺源县城镇新增就业8410;农民人均纯收入6951元,同比增长14%;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2.36亿元,增长12.7%。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0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4万人,新农保参保29.5万人。农村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成1142(农垦、林垦)棚户区、32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的改造工程。2012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1200人。

风景名胜

编辑

2013年,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婺源全县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7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3117日,婺源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同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正式揭牌。

婺源旅游景点图婺源篁岭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景区致力于打造成美术摄影及影视创作基地、农家民俗生活体验基地、农耕文化展示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等,最终将篁岭景区打造成全国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村落。

婺油菜花

201433日,婺源油菜花即时情报:

婺源县油菜花美景(10)

江岭十万亩梯田油菜花:山脚下油菜花部分已开放,可进入观赏阶段,部分山脚杂交的油菜花也处于开放中,估计310左右会成片绽放。山腰及山谷、山顶梯田油菜花少部分已开放,也可观赏,大部分处在开放中,估计310号左右大部分也会成片开放,至415号进入观赏佳期。

2015年,最新最准时婺源油菜花即时情报:

江西婺源田园中的油菜花基本已开放,可以初步观赏,部分杂交油菜花还正在从开放中向盛放进展,38号至3月下旬是最佳期。

阳春三月,江西婺源篁岭山间油菜花全面盛开,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梯田蜿蜒于山岭之中,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

点缀在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中,形成独具一格的乡村田园画卷,春风吹过,生机盎然。篁岭油菜花海梯田被网友评选为寻访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

婺源建筑

婺源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有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村庄一般都选择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后龙山上的林木,历来得到村民悉心的保护。自199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河流、林木、古民宅、古树、古桥、古祠堂、古府第、古楼台、古碑和珍禽飞鸟保护得更好了,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

石门山峡谷

石门山峡(5)

婺源石门山峡谷位于江湾镇前段村石门山,峡谷有幽谷,瀑布,奇石、世外田园等五大特色自然景观。景区把山水文化、休闲文化、养生文化、爱情文化、拓展文化融会贯通,打造成集休闲、避暑、游乐于一体的森林水上悠乐世界,是人与自然游乐的极佳去处。峡谷随峰而转,溪水绕路而行;浅滩奇石林立,深潭怪鱼藏底。峡谷绿树成荫,清凉幽静,负氧离子高达13万个/立方厘米,十足天然氧吧。一进入峡谷,旅途奔波劳累与喧嚣荡然无存,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心境澄明。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多山属黄山余脉江南丘陵地带,境内主要交通有307308省道,杭瑞高速(景婺黄高速)公路,杭新景高速(德婺高速)公路。

铁路

京福客运专线铁路已开工建设(2015628已通车),九景衢铁路()开工,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的前沿。

机场

婺源相邻近就有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南昌机场。

自驾车路线

1、景白公路:二级柏油路面,从景德镇经婺源至浙江,直通衢州,沿途经过赋春、中云、高砂、婺源县城、梅林。从景德镇到婺源县城80多公里,这条路面很好走,限速70公里。

2、婺溪路:从婺源可以到安徽的黄山,婺源境内柏油路,安徽段柏油路。沿途经过李坑、汪口、江湾、大畈、篁岭。从婺源到黄山约110公里。限速70公里,进入安徽境内后,建议60公里以下。

3、婺清路:县城到清华,二级新修柏油路,路面状况很好,沿途经过思口到清华,23公里。建议时速80公里以下。

4、江湾到晓起、江岭、高山平湖、庆源、官坑。

5、江湾去篁岭景区7公里。

6、浙岭公路:浙岭公路位于婺源浙源乡境内,是婺源北面浙源乡通往安徽省休宁县板桥乡的一条省际公路,全长18.2公里,设计为重丘三级公路,自驾游可由黄山到休宁,再到浙源乡;婺源北线往南走沿途有虹关村,察关村,凤山村,直达到清华镇。

历史文化

编辑

婺源徽剧 

徽剧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也是闻名全国的一个大剧种。婺源徽剧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徽剧剧目通俗易懂,声腔艺术雅俗共赏。徽剧传播地域广泛,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地方剧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徽剧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研究很有价值。

婺源徽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清乾隆年间,()“庆昇彩庆同庆大阳春等徽班就先后在婺源搭班演出。嘉庆三年(1798),当时为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回乡祭祖时,将其父曹文埴创立的华廉戏班改为庆昇班,并将该戏班带回婺源晓镛。此后陆续有20多个徽剧班社先后在婺源演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号称京外四大徽班庆升阳春同庆彩庆徽班。

与此同时,婺源当地也先后组建了不少徽班,并以自己的不同特色向外发展,四处巡回演出。光绪年间,婺源中云村王旺金组建洪福林班,演员以婺源人为主,在皖南和江西、浙江毗邻地区演出。此外,梓坞班仙舞台王和福新阳春新鸿春等班社,在安徽、江西和浙江一带演出、扩展。

20世纪40年代,因农村经济衰落,婺源乡间的徽班先后解散,徽班艺人一部分组织串堂班,一部分改行务农,农闲节庆进行业余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重新成立婺源徽剧团,经过抢救、挖掘、整理,婺源徽剧重获新生。1958年,婺源徽剧团以传统徽剧《水淹七军》、《金得山拿虎》、《扈家庄》、《百花赠剑》参加江西省戏剧会演。1959年又以传统徽剧《汾河湾》参加古老剧种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2006年,婺源徽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傩舞 

傩舞是远古时期举行驱鬼逐疫祭祀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它源于原始巫舞,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的记载。婺源傩舞,俗称鬼舞舞鬼,又称舞鬼戏。在古代人们用傩舞来表达的是对祖先的崇拜和敬畏,人们相信表演傩舞能够保护自己的村庄,能够让村里户户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的春节期间以及重要的节日,婺源都会表演傩舞。婺源傩舞主要分布在中云镇坑头村,镇头镇游山村,许村镇汾水村,秋口镇长径村、李坑村、金竹坑村,江湾镇江湾村、古蜀地村、粟木坑村,段莘乡庆源村,沱川乡理坑村、溪头村等地。其中秋口长径村和段莘乡庆源村两处的节目最丰富,表演最精彩,保留较完整。

婺源傩舞不仅流传广,而且所表演的节目内容也相当丰富,据调查有傩班10多个,节目100余个,不同名称节目60余个,其中既有原始的表现迎神逐驱鬼的《搭架》、《追王》,又有反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刘海戏金蟾》、《丞相操兵》、《关公磨刀》,模拟动物习性的《舞仙鹤》、《双猴捉虱》,还有一些表现嬉戏玩耍和棍棒对打的《单棒》、《双棒》、《舞小鬼》及模仿农耕狩猎动作的《耕田》、《捉鸟》等等。

婺源傩舞,曾于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6年以来,婺源傩舞资料先后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中华舞蹈志·江西卷》及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国汉民族的仮面剧》等专著。2005年傩舞节目《追王》、《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分别荣获金奖优秀表演奖2006年婺源傩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艺术主要附着于徽州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石牌坊)身上,为砖、石、木三种民间雕刻艺术的总称。

婺源三雕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四:一是徽商的兴盛;二是徽州文风鼎盛;三是封建住宅等级制,使富而不贵的徽商在住宅的布局和装饰上不得不有所顾忌;四是徽州邑中多巧艺,明清时徽州百工竞技,会使出浑身解数,巧夺天工,为三雕艺术的辉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与机遇。

三雕艺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明清建筑的装饰部件和家居用具等各个方面,且融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为一体,互为连缀,相得益彰。但三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其表现形式要求以代笔,立足于一个字。因此工匠在立意构思时,要对造型构图方法、技巧以及视觉效果等做全盘考虑。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可分层次运刀,最后将整体的构图化为简略而又不失局部细致入微的刻画。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和线刻等来造型。雕刻精巧高超,或纤细,或粗犷,或严谨,或奔放。

2006年,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歙砚

歙砚,因砚石产于婺源县溪头乡的龙尾山而又名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唐代,婺源属歙州,因以州名物而习惯称歙砚。

龙尾砚石质优良,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觳里,金声而玉德之特点,为历代所推崇。苏东坡为求得龙尾砚曾写下了赞誉有加的《龙尾砚歌》,黄庭坚在其《砚山行》中留下了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的感叹,蔡襄更是由衷发出了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的感慨。龙尾砚天然纹理美观多样,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银晕、龙鳞、玉带、豆斑等数十个品种。

如今,婺源制砚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书画、金石、石雕等艺术门类的营养,生产出更具文化意蕴,同时也更具现代审美意识的砚台,被当代书画家誉为砚国明珠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已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江亮根同志为国家级歙砚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

此外,婺源茶艺、婺源文化空间、婺源抬阁、婺源豆腐架、婺源灯彩、婺源纸伞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