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河南政府网 > 安阳政府网 > 殷都政府网
中文名:

殷都区政府网

官网:
www.yindu.gov.cn
地址:
暂无
车牌:
豫E
区号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殷都区政府介绍

殷都区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因是殷都所在地而得名,位于安阳市市区西北部,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绵绵洹河贯穿东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截至2009年底,殷都区辖1个乡、9个街道、39个行政村、44个社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人口24.5万。 2012年,殷都区属地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

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后岗三层文化叠压均在该区出土问世。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升相、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挂帅、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曹操屯粮于柴库等历史故事和传说都发生在这里。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3处世界遗产。[历史沿革

编辑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440),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

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257),秦克宁新中邑,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

殷都区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安阳均为属地。北周大象二年(580),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

隋大业元年(605),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1(磁州)。民国初,沿清制。

民国二十一年(1932)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5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

19498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11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

1972年以前无铁西区建制,铁西区范围曾先后属安阳县、郊区和文峰区。19726月,铁西区开始筹建,19741月,铁西区正式成立。

20032月,撤销铁西区、郊区,设立殷都区、龙安区。

行政区划

编辑

2003年,铁西区撤销,原铁西区辖铁西路、清风、梅园庄、电厂路、水冶、李珍6个街道;原北关区所辖纱厂路街道;原郊区的西郊乡,原北郊乡的三家庄、大司空、西大姓、前皇甫、后皇甫、皇甫屯、杜小屯、大碾屯、郭王度、武官、侯庄、小营、秋口、双塔、东大姓、西司空、枯河17个村,原东郊乡的任家庄划归殷都区;2003年先后成立了北蒙街道办事处和相台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9年底,殷都区下辖1个乡、9个街道:西郊乡、北蒙街道、相台街道、清风街街道、梅园庄街道、铁西路街道、电厂路街道、纱厂路街道、水冶街道、李珍街道,包括39个村和44个社区。

北蒙街道:三家庄村、西司空村、武官村、侯庄村、小营村、秋口村、枯河村、郭王度村、大碾屯村、双塔村、东大性村、西大性村、前皇甫村、后皇甫村、皇甫屯村、杜小屯村

相台街道:铁佛寺村、孝民屯村、梁邵村、段邵村、焦邵村、柴库村

清风街街道:安彩社区、隆昌社区、小花园社区 、鲁园社区、幸福社区

殷都区梅园庄街道:梅园社区、钢四区社区、钢五区社区、钢六区社区、福利路社区、钢花路社区、钢四路社区、钢二路社区、果园社区、北辛庄社区、东风社区

铁西路街道:平安社区、星海社区、仁和社区 、世纪名城社区、平原社区、同乐社区 、新兴社区、文源社区、商城社区、任家庄村

电厂路街道:万金社区、电厂社区

纱厂街道:南区社区、北区社区、新村社区 、大司空村

水冶街道:矿务局社区、濮化社区、王家岭社区、水铁社区、马村社区

李珍街道:铜冶煤矿社区 、红岭煤矿社区、积善社区、李珍社区、岗子窑社区

西郊乡:西梁村、东梁村、王邵村、南流寺村、北流寺村、郭流寺村、史车村、骈家庄村、小屯村、花园庄村、王裕口村、小庄村、四盘磨村、范家庄村、丰安村、北士旺村、芦士旺村、赵常庄村、南士旺村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殷都区总人口23.8万人, 2009年底,辖区总人口为24.5万人。

民族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殷都区共有20个少数民族1478人,占总人口的0.80%,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满族,其中回族人口923人,占总人口的0.53%,满族人口314人,占总人口的0.17%,其他18个少数民族人口191人,占总人口的0.10%

殷都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梅园庄街道、铁西路街道,其中:回族人口181人居住在铁西路街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较为分散。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殷都区位于安阳市市区西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 东与文峰区、北关区为邻,西、北与安阳县接壤,南与龙安区相连。该区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区域,北距邯郸市约70公里,西距长治市约180公里,南距郑州约200公里,东距聊城约130公里。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殷都区

殷都区行政区域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8.5公里,总面积69.5平方公里,占安阳市区行政辖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的12.8%,占全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的0.9%

地质

殷都区位于太行山波状复背斜东翼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层属华北地台沉积类型,西部是石碳二迭系地层的剥蚀丘陵地貌和剥蚀——堆积丘陵地貌。地层由太行山东去依次出露为:奥

殷都区陶系(O)、石炭系(C)、二迭系(P)、第三系(R)、第四系(Q)。大多区域为第四系覆盖,主要由亚砂土、亚粘土及碎石组成;其成因类型较复杂,有冲积、洪积、坡积、残积等。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在5070米,最大厚度近100米。

殷都区位于汤阴地堑北端的汤西断裂与安阳断裂的交汇处,汤西断裂(青羊口断裂)南起黄河北岸,经新乡、安阳向邯郸以北延伸,倾向东,长约90公里。安阳断裂西起林县姚村,经林县河顺、安阳县许家沟向安阳以东延伸,走向近东西,倾向北,长约55公里,东西横境而过。

地貌

殷都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而向东缓降。境内矿窟山位于区西北隅,其主峰海拔416.1;九龙山位于区西南,主峰海拔314;除李珍、水冶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为丘陵地带外,其余为冲积洪积平原。其平原部分系山前洪积扇的一部分,绝对高程80100米,坡度22.81‰,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面积约18平方公里。

气候

殷都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冬长春早;冬季盛行北风及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东南风为主。

水文

殷都区年均接纳的自然水约为4128.8万立方米,年均经流量为808万立方米。过境水主要有万金渠、胜利渠、洹河等客水,过境水总量约为6389万立方米;利用量约1328万立方米。殷都区地下水水层厚度20-30米,单井出水量可达3000—5000立方米/日。

土壤

殷都区属洪冲积平原。由于北侧受洹河泛滥之影响,故只具有冲积土一种土壤。土壤质地分布,呈南北土壤质地轻,中间土壤质地重格胃。全区土壤属潮土土类,具有典型的褐土化亚类的特征。

经济

编辑

2010年殷都区完成生产总值46.5亿元,年均增长17.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8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41.454.8调整为2010年的2.442.455.2

2013年殷都区生产总值达到50.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5.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3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75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0%

第一产业

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28628吨,比2005年增长13.7%。农业增加值完成11164万元,年均增长5.6%

第二产业

殷都区是安阳市的重要工业区,以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纺织、轻工等为主导。 辖区内有中国500强工业企业之一——安阳钢铁集团,华北电网骨干企业——大唐安阳电厂。

2006-2010年,殷都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钢铁、能源、物流、文化等四个专业园区。钢铁产业形成除焦化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轧钢、钢材深加工一系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至2010年殷都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13762万元,是2005年的2.97;五年平均增长28.4%

201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达到11.4亿元和3388万元,以钢铁深加工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第三产业

2006-2010年,殷都区第三产业在工业主导下,商务贸易、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同步发展,形成了楼宇经济、物流经济、地产经济、园区经济等四大经济主体。2010年殷都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741万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14.5%,超安阳市定的目标1.5个百分点,居安阳市四区第一。

社会事业

编辑

社会保障

2013年,殷都区民生支出达到2.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4%。新增就业岗位97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5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城乡低保补助发放保障金2400余万元;实施医疗救助42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60余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2%;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补助资金477万元;742名农民工追讨欠薪270余万元。

教育

殷都教育2003年,殷都区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了安阳市外国语小学,使3所小学教育资源整合。2003年,区划调整后,殷都区新增农村中小学29所。2004年以来,殷都区把接收的29所农村中小学调整合并为5所学校,新增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整体工程投资总额7500余万元。

2004年,殷都区启动名师工程,对首批20名名师,50名学科带头人,8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认定,并给予重奖。2007年初,安阳市第三批名师工程评选揭晓,殷都区7名优秀教师被评为市级名师,27名优秀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获评教师总数居安阳市各县()区前列。

20077月,中国教育学会批准殷都区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截至2010年,殷都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12所,区直幼儿园1所。

2013年,殷都区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均衡义务教育验收,连续两年学生质量检测安阳市第一。

文化

2006-2010年,殷都区完成了殷墟考古博物馆一期建设,建立文物交易、工艺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提供平台,完成了《汉字霓裳》、《梦回殷商》等剧目创作,并成功演出。

2013年,殷都区组织开展群众才艺展示、我要上殷都春晚等文化活动30余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殷都区有区直卫生机构7个,分别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红十字会办公

殷都区医疗室、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区妇幼保健所、区健康教育所、区直门诊所;有乡卫生院1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企业职工医院6(其中安钢集团职工总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民营医院1家、农村卫生所4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个体医疗机构200余家。

交通

殷都区地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四省交界区域,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横穿辖区的安李铁路、安林公路直通林州和山西长治,安阳市长途西客站位于辖区内。

旅游

编辑

殷墟

殷墟遗址,位于殷都区小屯一带,横跨洹河两岸。古称北蒙,又名殷虚,甲骨卜辞中称为大邑商天邑

殷墟(9)

商邑,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19613月,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3月,殷墟在由国内48家文物考古机构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高票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713日,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3项世界遗产。2010109日,殷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01210日,殷墟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韩琦墓

北宋三朝宰相韩琦墓地,位于殷都区皇甫屯村西,其墓志是中国发现的宋代最大的墓志。

广益纱厂旧址

工业遗产——安阳广益纱厂旧址,位于辖区豫北棉纺织有限公司内,为广东巡抚马丕瑶之子马吉森1901年投资兴建,是当时国内建厂较早、规模较大、设备较新的大型纺织工业企业之一。

此外,殷都区还有以现代高效农业果园为核心的北蒙林果生态观光园、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武官森林公园,以安钢集团、大唐电厂等以先进工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资源,以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影视拍摄基地为代表的民居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