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县隶属新疆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部与莎车县接壤,西南、西北与阿克陶县相接,东北与疏勒、岳普湖两县毗邻;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英吉沙,原名“英吉沙尔”,维吾尔语意为“新城”,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驿站,南疆八大重镇之一。英吉沙县总面积3425平方公里,辖1镇13乡,耕地面积38.03万亩,有维吾尔、汉、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总人口28.4万人(2013年)。2013年,英吉沙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531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13.36%。行政区划编辑
图册 (13张)
英吉沙县辖1个镇、13个乡。英吉沙镇、城关乡、乔勒潘乡、龙甫乡、芒辛乡、色提力乡、萨罕乡、英也尔乡、克孜勒乡、托普鲁克乡、苏盖提乡、乌恰乡、艾古斯乡、依格孜也尔乡。地理环境编辑位置
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部与莎车县接壤,西南、西北与阿克陶县相接,东北与疏勒、岳普湖两县毗邻。
地质地貌
英吉沙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喀什拗陷区。界于天山与昆仑海西褶皱带之间,呈扇状,东部开阔,向西收缩,直通国境。中新生代岩层的褶皱构造,在喀什西北的天山山前褶皱的喀什-阿图什背斜与南部昆仑山山前褶皱的英吉沙背斜之间,构成宽缓的大向斜。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相对下陷状态,而山区则不断隆起,后随着山区冰川活动及水流作用带来的大量碎屑物质为大向斜所接纳,遂成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宽广的库山河冲积平原,覆盖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成为英吉沙县前山地带和库山河冲积平原的地质基础。而在这巨厚的覆盖层下面,则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的不同地层。据地质学家分析,英吉沙县境内的地层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石炭系上中统属盖孜群,由盖孜村北延伸至县境。以砾岩-砂岩-杂色泥页岩为主,间有白云岩-碳酸盐岩互层。(二)侏罗系中下统属叶尔羌群,从叶尔羌河库斯拉甫扩展至库山河汗铁力克、克孜勒一带,为陆相湖沼沉积。有杂色砂岩、泥质粉砂岩、红色互层,夹煤层煤线,含植物化石。(三)白垩系上统属英吉沙群,分布于昆仑山前沿地带,汗铁力克以北地区,为海相沉积。岩性以泥岩、灰岩、灰质砂岩、白云岩为主,夹有石膏、生物碎屑等。(四)上更新统属新疆群,分布在库山河口东南一带,以戈壁砾石层为代表,形成冲积层,洪冲积层,水积层。
英吉沙县地貌可分为平原、剥蚀丘陵区、沟地、水库四个类型。一、平原(一)山麓平原是由库山河,依格孜也尔河及各山洪沟形成的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前山山麓地带。洪积扇体为砾石带。坡度较大,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靠近喀腊克山附近,由于隆起山地的影响,局部地区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下水位较深。在洪积扇体以下,随着坡度变缓,逐渐变为细土沉积物,为灌溉绿洲,宽度为2-10公里。东南紧接着为风成地形,与布古拉木沙漠相连。(二)冲积平原为库山河冲积平原。位于喀腊克山北部,地形狭长,但地势平坦,平原的中下部坡降为3‰-4‰,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潜水埋藏深度多在3米以下,为主要农区。但部分低产地区及平原和北部(属喀什冲积扇扇缘的一部分),地下水位则较高,潜水以通过蒸发和蒸腾而强烈消耗,形成大面积盐化草甸土和盐土。(三)沙漠平原1、布古拉木沙漠 面积很大,为沙丘及砾石滩,利用价值不大。2、零星戈壁一荒滩一沙漠 共有23处,445.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较大的有8处。这些沙漠、戈壁、滩地,大部分无人居住,暂无利用价值,只有靠近农田的沙丘地,用做自然放牧场所。(1)博苏尕库木沙漠,位于克孜勒乡东北部22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东南向西北延伸。(2)吐孜萨依戈壁,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部13公里处,面积约36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主要为岩石和砾石,间有岩盐,故名吐孜萨依.(3)萨罕江尕勒荒滩,位于萨罕乡政府驻地南14公里处,面积约10.5平方公里,东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生长有水草等植物,可牧放.(4)拜西坎江尕勒荒滩,位于英也尔乡政府驻地东部11公里处,东西走向,面积约56平方公里,生长有芦苇等植物,可牧放。(5)克加克江尕勒荒滩,位于英吉沙县城东南5.5公里处,东西走向,面积约72平方公里,长有芦苇等植物,可牧放.(6)杭格特勒克滩地,位于英吉沙县城西北部4公里处。由东北向西北延伸,面积约33平方公里,生长有蒲草,可牧放。(7)巴依罕江尕勒戈壁,位于克孜勒乡东北38公里处,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东北部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8)喀拉都维勒克荒漠,位于克孜勒乡政府驻地东部18公里处,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体质为碱沙,生长有芦苇等野生植物,可牧放。二、剥蚀丘陵区(一)喀腊克山丘陵呈东西走向的喀腊克山,从艾古斯乡开始,横贯县境中部,长约62公里,宽约2-6公里,可能由第三系地层组成,主要为砂岩、泥岩。因气候干热,降雨很少,山体干燥,几乎不生长植被。山体的相对高度由几十米至二百多米。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由于风蚀和降雨造成的水蚀,低山丘陵遭剥蚀,背斜部分已遭破坏。(二)零星山体丘陵另有22条总长122公里的零星山体丘陵。其中最长的25公里,短的250米,海拔最高的2167米,最低的127米。均为砂岩、泥岩。能构成境内地貌单元的有4处:1、戈尔当尕丘陵地,由很多高低不一的山锋组成。位于克孜勒乡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最高海拔1616米,长11公里,由西向东延伸。山沟里长有野生植物,有黄羊、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2、博孜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部12公里处,主峰海拔1944米,总长12公里,山体质为砂石、岩石。3、喀拉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主峰海拔2167米,总长8公里,宽3公里。4、阔拉木勒克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8公里处,主峰海拔2060米,总长25公里。体质为岩石。三、沟地主要指山洪冲沟,全县有30条,总长240公里,窄的5米,最宽约150米;浅的5米,最深的150米。能构成地貌单元的有5处:1、依斯勒克翁库尔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长3公里,宽50米,深10米。沟内有砾石和通往煤矿的小道。拉煤的人冬天在沟内烧火取暖。2、叶坎勒克吉勒格斯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长5公里,宽140米,深20米,沟内有40亩左右的草滩,有1条通艾古斯乡的小道。3、色日克亚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处,长7公里,宽150米,深150米,为英吉沙与阿克陶县的分界沟。4、莫热鲁克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处,长500米,宽100米,深150米。沟内生长有荆刺、麻黄等野生植物。5、乌鲁克贝希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东北部1公里处,长3公里,宽100米,深30米。沟内有泉水,2盘水磨,200亩林地。四、水面主要指水库,全县有6处,占地面积17573亩。
气候
英吉沙县属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气候。平原四季分明,夏长秋短,气温年季变化小,日夜温差较大,降水少,蒸发大,光照足,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英吉沙县多年平均温度为11.7℃,全年平均气温在10.3-13.1℃之间,地区分布从平原向山区逐年降低,西部和西北部近山区年平均气温较县城低0.6℃左右.年平均最高气温为37.8℃,多出现在7月,一般在36-39℃之间,持续时间16-26天。英吉沙县的地面温度的周期变化基本和气温一致,但变化幅度比气温大。英吉沙县自然降水量值少且分布不均,山区及山前冲积扇一带多,平原地区少。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英吉沙县是一个多风地区。全年风速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每年4、5月风速最大。
人口民族编辑英吉沙县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总人口28.4万人(2013年)。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英吉沙县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石膏石、水晶石、铜、铅、铁等矿藏资源,其中煤的表层储藏量达2500万吨,石灰石储量达6339万吨以上,石膏石探测储量为2亿吨。
植物资源
英吉沙野生植物有芦苇、沙拐枣、红柳、骆驼刺、刺尔菜、曼陀萝、黄花草木栖、列当、苦豆子、苦苦菜、稗草、车前草、沙棘、苦马豆、甘草、当归、棘豆、翅花碱蓬、叉枝鸦葱、水麦冬、铁线莲、拂子茅、假木贼、骆驼蹄蒡、菟丝子、蒿、薄荷、花花菜、赖草、苦苣菜、荆三棱、盐节木、子芽、百麦根、黑果枸杞、早熟禾、碱蓬、盐爪爪、骆驼蓬、无叶假木贼、猪毛菜、琵芭柴、泡果白刺、盐穗木、狗尾草、野艾鹅冠草、苍耳、鹅冠草、獐茅、牛毛毡、海乳草、狗牙根、含头草、蒲公英、三棱草、芨芨草、画眉草、灰灰草、蘑菇等。
经济编辑综述
2013年,英吉沙县实现生产总值2531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13.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09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21.35%,其中工业增加值200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42.97%,建筑业增加值499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15.09%;第三产业增加值830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14.0%。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28%和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16元。
第一产业
2013年,英吉沙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709.5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2029.81万元,林业产值3586万元,畜牧业产值56774.76万元,渔业产值14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7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6.73万亩;棉花播种面积8.29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36万亩。粮食产量20.02万吨,较2012年增长5.77%;棉花产量0.85万吨;蔬菜产量11.39万吨。杏子面积27.02万亩,产量21.7488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1.93%。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38.9万头(只);年末牲畜出栏头数为41.78万头(只);年肉类总产量2.0719万吨;奶产量2.15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1.18%;蛋产量1900吨;同比2012年增长18.75%。
第二产业
2013年,英吉沙县工业总产值8462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55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20091万元,按可比价同比2012年增长6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3万元。全县共完成自来水生产量236万立方米;砖产量4亿块;水泥产量8.5万吨、硅盐酸水泥熟料109.6万吨;发电量6364万千瓦时;面粉产量14500吨;饮料400吨;小刀9万把。
第三产业
2013年,英吉沙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3.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03万元,零售业贸易额3280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1.4%;住宿业营业额为215万元,其中零售额为16万元;餐饮业零售额8982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0%。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英吉沙县有各类中小学校73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56所。全县中小学校占地面积1799亩,校舍面积为21.54万平方米。中小学教职工3570人,专任教师3350人(小学专任教师1653人,中学专任教师1697人)。共有1104个教学班,中小学在校生41817人(小学在校生26690名、中学在校生10996名、普通高中在校生3160名,职业高中在校生971人)。开设双语教学的学校61所,双语教学班348个,全县各中小学校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14371人,占学生总数的34.6%。2012-2013学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毛入学率为102.99%。小学升初中99.47%,初中升高中62.2%。英吉沙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共59所(其中国家项目幼儿园41所,山东对口援建幼儿园3所,县自筹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数8847名(其中小班幼儿45名、中班幼儿4628名、大班幼儿4174名),学前两年制适龄儿童入园率为85.6%,学前双语幼儿园毕业的学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双语授课班就读84%。全县汉语系幼儿园有1所,在园幼儿898名,学前班少数民族幼儿有334名。
文化事业
截至2013年,英吉沙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图书馆1个,文工团1个,新华书店1个,城乡广播电视站13个,电视台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
卫生事业
截至2013年,英吉沙县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计划生育指导站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624人,拥有病床床位数745张。婴儿死亡率0.1865%。
民风民俗编辑达瓦孜“达瓦孜”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艺术,“达”在维吾尔族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便是专指高空走绳。在新疆出现两千多年的历史,衰败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英吉沙县重新崛起。“达瓦孜”用料:白蚕丝、各种布料、棉线、厚纸、胶水、针子、木楦子、冰糖、带花纹丝条等。木勺舞“木勺舞”普遍流传于维吾尔族聚居区,多由男子单人或双人表演,即兴性、娱乐性极强。木勺是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的日常生活用具,每家必备,茶饭之后顺手捡起,边击打节奏边事歌舞,对喜好歌舞的维吾尔族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维吾尔人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赛乃姆“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民间最常见的一种舞蹈。普遍流传于天山南北维吾尔族聚居的城镇乡村。赛乃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现代维吾尔族语意为“美丽的偶象”,亦可用来作为美丽姑娘的名字。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将由手鼓奏出的,称作“赛乃姆泰克特”(意为“赛乃姆节奏”),沿用这种节奏的民间乐曲被统称为“赛乃姆乐曲”。以这种节奏的乐曲伴奏的民间舞蹈被统称为赛乃姆舞蹈。萨 帕 依 舞“萨帕依舞”在维吾尔族聚居区流传很广,舞蹈因由男子手持“萨帕依”而得名,娱乐性极强,深为各族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萨帕依是维吾尔民间常见的乐器,可作为一种节奏性乐器加入乐队,也可单独演奏为舞蹈和歌唱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