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是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东依革命圣地临沂市,西濒微山湖,南接华东门户徐州市,北临孔孟之乡济宁市。枣庄是著名的煤城,2009年成为国务院政策支持的东部地区唯一转型试点城市,2013年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老工业城市重点改造城市。1958年峄县迁至枣庄后升为市,2004年政府驻地迁至薛城区,市中区不再是政治中心。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微山湖红荷湿地、微山湖古镇、抱犊崮等。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枣庄市土地总面积为456.35千公顷。其中,耕地保有量239.84千公顷,基本农田面积212.99千公顷。
矿产资源
枣庄市境内已发现矿种57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种。其中,煤炭保有量171771万吨,铁矿石保有量4178万吨,铜矿石保有量98万吨,铝土石保有量164万吨,石膏保有量44258万吨,水泥用灰岩保有量224981万吨,磷保有量9008万吨,耐火粘土保有量892万吨,熔剂用灰岩保有量183万吨,水泥用粘土保有量550万吨,电石用灰岩保有量531万吨,饰面用花岗岩保有量394万平方米。
淡水资源
枣庄河川年径流量为10.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滕州市最大,径流量为3.253亿立方米,最小为台儿庄区,径流量为1.0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中等丰富,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次是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径流。已探明水源地有十里泉、丁庄、东王庄、羊庄、荆泉、清凉泉、渴口、峄城等8处,均以岩溶水和孔隙水为主。全市地下水资源量年均6.6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常住人口:枣庄市常住人口为372万人(其中滕州170万),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54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8.27万人。家庭户人口:枣庄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9.9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55.3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3人,家庭户人口占常住人口的95.27%。性别构成:枣庄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94.40万人,占总人口的52.13%;女性为178.53万人,占总人口的47.8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89。年龄构成:枣庄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0.94万人,占16.34%;15-64岁的人口为276.86万人,占74.2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12万人,占9.4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6.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4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枣庄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24.89万人,占6.67%;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52.51万人,占14.08%;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53.66万人,占41.20%;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92.36万人,占24.77%(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551人上升为6673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9700人上升为14081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5905人上升为41203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5563人下降为24765人。枣庄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9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8.57万人,文盲率由8.32%下降为5.61%,下降了2.71个百分点。社会事业编辑民政优抚
201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96元,增长9.3%;人均消费性支出17587元,增长8.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32.8%)。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5元,增长11.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73元,增长10.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7%。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40.65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833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2.74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2.7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44.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3.11万人;提供公益性岗位1254人,灵活就业人员2.12万人。
教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9525人,毕业6446人,在校生25492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6765人,毕业14240人,在校生46520人。普通中学招生63719人,毕业81771人,在校生197839人,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22%。小学招生64427人,毕业37663人,在校生2971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儿童9.9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