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宁夏平原南端,隶属中卫市管辖。地处黄河两岸,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临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总面积达4226.5平方公里,总人口33.61万人(2013年)。政府驻宁安镇。中宁地处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盛产枸杞、红枣、粮油、瓜果、畜禽等产品,是中国枸杞、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中宁县还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行政区划编辑2012年,中宁县辖6个镇、5个乡和红梧地区管委会。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西侧。地处东经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纬37度9分-37度50分之间。东临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 旗,县境东西宽约 50 千米,南北长约 60 千米。总面积4226.5平方公里。
气候
中宁县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中宁县年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202.1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发量1947.1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6倍。
地形地貌
中宁县整体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中宁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为低平盆地。黄河从中部自西向东转北流过,两岸为引黄、扬黄灌区805.9平方公里,分为河南老灌区、河北灌区和长山头扬灌区3个部分。
人口民族编辑2013 年,中宁县总人口3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9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72.8% ,回族7.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3.2%。 主要民族有回族、满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瑶族、朝鲜族、蒙古等。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中宁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石膏、石灰石、煤、铁等矿产品储量大、品位高,尤其是碱沟山无烟煤(其中固定碳88.66%、高位发热量7538卡/克、低位发热量7197卡/克、机械强度67.14%、灰分5.33%、挥发分2.99%、含硫量0.95%)总储量达6亿吨,属"三高三低"(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无烟煤,被誉为"天下第一煤";石膏储量高达100亿吨以上,居中国第二;石灰石储量2亿吨。
水资源
黄河自中卫胜金关入境,自西向东从青铜峡出境,穿越县境68公里,流域面积2959.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600立方米/秒。
经济概况编辑综合
截止2011年,中宁县已形成六大产业体系:以120万吨铝镁合金及45万吨碳素、40万吨铝板带箔等深加工、100万吨稀土彩钢及40万吨硫酸、36万吨铬铁、35万吨金属锰、30万吨镍铁、10万吨锰酸锂、1亿台锂离子电池等深加工项目为主的新材料冶金产业;以5000吨单晶硅及其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电能、无烟煤、氯磺酸、磷酸二氨、硫酸钾等产品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以水泥、建材预制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以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瓜、供港蔬菜、生物环保鲜猪肉等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 2013年,中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6亿元,增长27.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增长16.3%。
第一产业
2013年,中宁县财政支农资金达3.5亿元,发放粮食、农资综合、退耕还林等补贴1.02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改良、田间设施配套,新建高标准农田9.4万亩,小农水示范县项目、世行贷款节水滴灌项目等全面完工,渠道砌护率达到42%,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2.72亿公斤,增长4.4%,实现“十连增”。枸杞交易中心入列农业部定点专业市场,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跃升至32.86亿元。
第二产业
2013年,中宁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达到3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4.4亿元,增长38%,居全区市县第一。引进中煤集团、国网新能源、特步集团等知名企业22家,协议引资636.9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中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5亿元,增长14.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7.7亿元,增长10.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4.4亿元,增长22.6%。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
2013年,中宁县新建中宁十小,扩建中宁二小,第二幼儿园全面投入使用,县城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纵深推进“三名”工程创建,高考一次性二本上线人数1051人,增长5.4%,连续两年突破千人大关。
卫生
2013年,中宁县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门诊费用包干,完成85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就地基础医疗全覆盖。
社会保障
2013年,中宁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提标扩面,县第三养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兑现低保、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补助6482万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文化
2013年,中宁县组织广场文艺、文化进乡村演出336场,建成乡村文化广场30个、农家书屋126个,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广播电视地面数字信号全覆盖;打造红枸杞文化品牌,摄制了中宁枸杞宣传片《守望五千年的魂》,配套出版了8卷系列丛书。
交通
中宁县宝中、和太、中银铁路与109国道、101、201省道穿境而过,石中、中郝、中营、中固、中盐五条高速公路在县内交汇,乡道村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达1900多公里。
地方特产编辑枸杞
中宁枸杞中宁枸杞在植物分类上归茄科,枸杞属。以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而得名。枸杞是喜阳光、耐干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的经济林种。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面环山,光找充足,干旱少鱼,蒸发强烈,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发源于六盘山的青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洪积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灌溉便利,水质独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枸杞种植已有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中宁枸杞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扁而不圆,长而不瘦,果脐明显,果端有尖,脐白端尖,果型美观,包装不结块,久贮不腐烂。枸杞多糖含量第一,除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物质外,人体所需的确18种氨基酸含量第一,尤其是天冬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最高。蒿籽面
蒿籽面蒿籽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曾广泛流传于宁夏中卫、中宁一带。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汤料香气扑鼻,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丝枣中宁金丝枣,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于世。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金黄色糖丝,拉伸延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小枣”。金丝小枣肉厚核小,核肉比为1∶5.5,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含量极高,干枣肉含糖量达76到80%,肉质细腻鲜甜,制干率达55%。果皮薄而坚韧,耐贮存。中宁县是金丝枣的主产地,枣园、石空、白马、长山头等乡镇有大量栽培。著名景点编辑胜金雄关
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在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婉蜒东下。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道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宁舟宝塔宁舟宝塔简称舟培,坐落在中宁城西舟塔村柳青渠北岸的河沟边。始建于唐朝大顺二年(891年),是丰宁城(今古城)为纪念北魏刁拥军在该地设置码头,首创黄河航运业,于码头寺庙修建的一座砖塔。宁舟宝塔塔基实心,低于地面2.67米。基坑面积比塔基大数倍,四面以砖石砌墙。宝塔立于基坑中心,那桅杆矗立于船舱里面。在当地流传的一首长诗中有“寺壁当舟蟹培服桅峰”等句。塔身七级,平面八角形,每
边宽五尺。塔内空心呈圆形,直径1.5米,阶梯以衔砖盘旋上攀,直达峰层。塔身用有色素面砖平铺,石灰勾缝。外格为在理牙子相间砌成,转角处悬挂风铃。塔刹为葫芦式,表面镶黄铜蕉叶钻尖塔顶。塔身的第一层敞门,第七层设南门;其余各层有前门一、西门一、东门二。在第三层的北面有一方砖匾额,正面是“宁舟宝塔”四个大字,两边及下底刻寸楷铭文。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宁县城北15公里处,原有大佛洞、卧佛洞、观音洞、龙王洞、灵光洞等石窟,石窟前建有寺院,寺院中还有各类神佛塑像。九间无梁洞窟室宽敞宏大,进深7.3米,宽12.5,高20多米。里壁并列着三个佛像,东西两边各置佛坛。